[实用新型]一种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290.4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4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棋;张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顶一医疗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留置针。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静脉留置针通用的针管都是在靠近针尖前端约5mm的地方,在针管壁上开一个深度约占针管直径五分之二,长度约为4~5mm的槽口,整个针管沿中心轴向呈通孔状,穿刺的时候针管进入血管后,血液由针尖进入针管内部,然后从槽口溢出,以此判断穿刺是否进入血管。
此种回血槽的弊端在于:对于24G或26G的小型号留置针或更小型号的针管,由于其自身直径已很小,通常不到0.50mm,若再在管壁上开设五分之二直径的槽口,针管的强度会大为降低。医护人员穿刺时往往会进行挑针操作,挑针会使针尖部分上翘,对于小型号留置针或更小型号的针管,当挑针时,针管极易从开口处折弯或折断。故此种回血槽存在使折断的针尖进入人体血管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留置针,通过结构上的改进,提高针管强度,使医护人员穿刺时不致出现挑针断针问题,避免断针进入血管的风险,且回血观察更直接更迅速。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留置针,其包括,
针管,为实心或空心不锈钢管体,所述管体一端为针尖,自所述针尖尖端处向所述管体延伸形成一坡面,自所述坡面末端沿所述管体纵轴向开设有一贯穿所述管体的V型槽,所述针管管体可以是空心结构,也可以是实心结构,当针管管体为空心结构时,V型槽与管体空心并不贯通,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贯通结构;
血管内导管,中心为贯通孔结构,活动式套设于所述针管外,所述针尖一端自所述血管内导管一端探出,所述V型槽的大部分位于所述血管内导管内;
血管内导管座,为一端开口的通孔结构,所述管体末端进入所述血管内导管座通孔内,所述血管内导管座与所述血管内导管相连,所述血管内导管座内末端设有留置针隔离塞对所述V型槽末端进行封闭;
其中,当使用所述留置针扎入血管时,所述针尖尖端首先刺入血管,所述坡面顺势划入,并连带所述血管内导管进入血管。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其中,所述V型槽的深度为0.08mm,宽度为0.15mm。根据针管规格不同,V型槽尺寸也相应不同,18G规格的针管V型槽的深度为0.08mm,宽度为0.1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其中,所述血管内导管座侧壁还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末端套接延长管,所述延长管末端连接有螺口接头,所述螺口接头末端设有肝素帽,所述肝素帽与螺口接头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其中,所述血管内导管外侧设有圆筒形的护针套,所述针尖一端的所述护针套为封闭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留置针,其中,所述留置针隔离塞采用橡胶或医用弹性体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加工工艺比开槽空心的针管工艺简单;2)针尖部位和普通针管一样磨刃处理,减少了空心针管的清洗空心通孔的工序,须知越是细小的空心针管其清洗内孔的难度越高,当所述针管为空心时,由于回血不经过针管内壁,对内壁的要求相对低于普通的槽口针管低;3)管壁外部开一道V型槽也加强了针管的纵向抗折强度,加工工艺也更简单,且经济效益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留置针针管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应当理解,本案中提及的“末端”仅是为清楚说明留置针结构进行的相对方向设定;本案以针尖一端为“顶端”,以远离针尖一端为“末端”。
以下附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针管,为实心或空心不锈钢管体,所述管体一端为针尖,自所述针尖尖端处向所述管体延伸形成一坡面2,自所述坡面2末端沿所述管体纵轴向开设有一贯穿所述管体的V型槽1;
血管内导管,活动式套设于所述针管外,所述针尖一端自所述血管内导管一端探出,所述V型槽1的大部分位于所述血管内导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顶一医疗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顶一医疗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