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补偿式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4848.7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2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严开勇;鲁新义;王良斌;胡长义;胡念慈;闻臻;钟毅;李华;李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赵龙骧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补偿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设备中的密封部件,具体地指一种自动补偿式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生产企业,对于冶炼系统设备来说,电机和减速机是主要的传动设备,其性能可靠性对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在设备运转中由于转速快,其工作温度较高,必须采用润滑油对电机和减速机设备进行降温润滑。但目前许多高温高速运行设备,如:转炉风机、倾动减速机等设备均存在润滑油泄露的问题,一方面造成润滑油脂的大量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如果润滑油油位过低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甚至导致设备故障,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通常导致润滑油泄露存在两种因素:其一是在旋转轴与减速机之间对润滑油一般采用单根密封条进行密封,这样对单根密封条安装精度要求很高,一旦出现安装偏差,就会导致漏油;其二,由于密封条处在高速运转部位,在长期使用之后,密封条其内侧磨损严重,导致密封条与旋转轴之间出现缝隙,导致漏油情况恶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高速传动设备润滑油密封方式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高速传动设备润滑油泄露问题的自动补偿式密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动补偿式密封装置,包括环形壳体,所述环形壳体内圈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密封条,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密封条与环形凹槽底部间设置有若干组沿周向分布的挤压组件,通过所述挤压组件对密封条向内压迫实现密封条的自动补偿。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置在环形凹槽内的驱动气缸和弧形定位板,所述驱动气缸通过活塞杆与弧形定位板固定连接。这样,可以通过驱动气缸驱动弧形定位板向内压迫密封条,使其贴合在旋转轴等运转部位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气缸为方形缸体,与之相配合的,所述环形凹槽底部设置有若干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有用于固定方形驱动气缸的方形内孔。这样,可以便于安装拆卸,也可避免在高速运转过程中,驱动气缸出现松脱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壳体内圈设置有至少两道环形凹槽,其内均设置有密封条及挤压组件。这样,设置多道密封可以提高密封效果,杜绝润滑油泄露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初始阶段由于每个驱动气缸内预置有一定的气压,在气压作用下活塞杆会推动弧形定位板向轴心运动,使环形密封条的内径略小于密封件环形壳体的内径。当将环形壳体安装在与其内径相同直径的轴上时,驱动气缸通过活塞杆向内压迫弧形定位板,使多道环形密封条的内径均与轴的直径相同,从而在密封件与轴之间形成了一个多道密封,有效避免两个设备部件之间润滑油从轴与密封条之间泄露。而且长期使用后一旦密封条磨损,方形气缸的内压力会推动弧形定位板上的密封条向轴心移动,使圆形密封条的内径始终与轴的直径相同,保障了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自动补偿式密封装置在密封装置环形壳体上设计有多道环形凹槽,并利用多层密封条实现了密封装置与安装轴的全密封,解决了润滑油泄露的问题;环形凹槽内设计有多个带有方形内孔的定位块,实现了驱动气缸的快速定位和安装;利用驱动气缸实现了密封条的回复力确保了密封条与轴的紧密接触,避免了密封条磨损后润滑油泄露的情况发生;活塞杆顶端的同圆心同半径弧形定位板,保障了密封条磨损后,活塞杆作用在密封条上回复力的均匀性。本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适用于高温、高压和高转速等多种情况下设备润滑油的密封,用途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补偿式密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补偿式密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驱动气缸与弧形定位板的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环形壳体1、密封条2、定位块3、方形内孔3.1;驱动气缸4、活塞杆5、弧形定位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4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轴用的多段式轴端密封装置
- 下一篇: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