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64714.5 | 申请日: | 201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0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廖庆喜;雷小龙;廖宜涛;李兆东;曹秀英;李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康晨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麦 兼用 型集排式 种子 量器 | ||
1.一种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包括种箱(1)、排种总成(3)以及由前侧板(4)、左侧板(5)、右侧板(17)、卸种板(6)、底座(9)、上盖板(10)和后盖板(11)组成的壳体(2),所述种箱(1)安装在左侧板(5)和右侧板(17)之间,所述卸种板(6)的一端与前侧板(4)铰接,所述卸种板(6)的另一端与底座(9)卡合,所述左侧板(5)和右侧板(17)上均设有排种安装孔(19),所述排种总成(3)通过第二轴承座(16)安装在排种安装孔(19)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排种总成(3)左上方的种层调节板(7)以及设有搅种装置(8)和搅种链轮(13)的第一轴承座(12),所述第一轴承座(12)横穿壳体(2)并安装在左侧板(5)和右侧板(17)上,所述左侧板(5)和右侧板(17)上均设有腰圆孔(14),所述种层调节板(7)上设有种层调节板螺纹孔(7b),所述腰圆孔(14)内设有蝶形螺钉(15),所述蝶形螺钉(15)穿过种层调节板螺纹孔(7b)将种层调节板(7)固定在左侧板(5)和右侧板(17)上,所述搅种装置(8)位于壳体(2)内,所述搅种链轮(13)位于壳体(2)外,所述搅种装置(8)包括搅种轴(8b)、安装在搅种轴(8b)上的搅种齿(8c)以及分别安装在搅种轴(8b)两端的第一搅种带座轴承(8a1)和第二搅种带座轴承(8a2),所述第一搅种带座轴承(8a1)和第二搅种带座轴承(8a2)分别固定在左侧板(5)和右侧板(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上表面设有用于给排种总成(3)让位的圆弧缺口(9a),所述排种安装孔(19)与圆弧缺口(9a)相同弧长的部分完全重合,从而形成排种总成(3)的安装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卸种斜面倾角α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种齿(8c)呈双螺旋分布在搅种轴(8b)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总成(3)包括传动轴(31)、设在传动轴(31)一端的链轮(35)以及设有安装孔(39)的空白轮(32)、锥孔轮(33)和隔板(34),所述空白轮(32)、锥孔轮(33)和隔板(34)均通过安装孔(39)安装在传动轴(3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孔轮(33)外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两圈斜槽状型孔(37),每圈相邻的两个斜槽状型孔(37)之间形成斜齿(38),所述锥孔轮(33)上的两圈斜槽状型孔(37)均匀交错排列布置,相邻的锥孔轮(33)之间通过隔板(34)隔开,所述传动轴(31)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1)的横截面以及安装孔(39)的形状均为正六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圈所述斜槽状型孔(37)的个数为30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状型孔(37)的横截面形状为锥柱状,所述斜槽状型孔(37)的倾角α1为2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行相邻斜槽状型孔(37)之间的夹角β1为6°。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麦兼用型集排式种子定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孔轮(33)的个数为1~6个,所述锥孔轮(33)与空白轮(32)数量之和为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47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