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埋入式杂散电流接地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4130.8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胡连锋;胡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嘉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入 式杂散 电流 接地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端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埋入式杂散电流接地端子。
背景技术
地铁杂散电流又称为迷流,主要影响地铁周围的埋地金属管道、通讯电缆、车站和区间隧道主体结构中的钢筋以及于隧道绝缘不良的金属管道、支架、桥架等金属物,为此需要在地铁行走轨下的道床内设置杂散电流排流网。
杂散电流接地端子的作用是通过它与道床内部钢筋连接,从而形成杂散电流排流网,传统的道床接地端子在安装完成后,有一部分露出地面,影响施工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安全。此外,接地端子的材料为紫铜,经常出现大范围接地端子丢失或端子头被折、被盗的现象。而且,在补充丢失端子时,需要在丢失端子的端口将新端子进行对口焊接。而铜的焊接工艺比较复杂,受现场环境制约,难以确保焊接质量,对于焊接断面的载流量和接触电阻等技术参数得不到有效控制,存在杂散电流收集通道回流不畅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埋入式杂散电流接地端子,以解决轨道交通系统中杂散电流接地端子被盗和被盗后重新焊接所带来的成本高和施工困难,以及影响人员行走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埋入式杂散电流接地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端子本体、电缆端子和连接螺栓;所述接地端子本体包括端子头和连接至端子头的延长杆,其中所述端子头的上表面向内凹进,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栓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电缆端子通过所述连接螺栓固定至所述接地端子本体,用于连接至电缆。
优选地,所述端子头由铜制成,所述延长杆由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端子头和所述延长杆通过放热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子头与所述延长杆之间的焊接结合处面积大于800mm2。
优选地,所述端子头与所述延长杆之间的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小于30μΩ。
优选地,所述端子头上设置有侧翼。
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电缆端子之间以及所述电缆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本体之间设置有螺栓垫片。
优选地,所述端子头的长度大于50mm。
优选地,所述延长杆的长度大于30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埋入式杂散电流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安装后,端子头与混凝土地面等高,避免被盗,保证施工人员和维护人员的行走安全,同时解决了传统接地端子被盗后重新焊接所带来的成本高和施工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埋入式杂散电流接地端子连接后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如下:
1-接地端子本体,2-电缆端子,3-连接螺栓,4-端子头,5-延长杆,6-侧翼,7-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接地端子包括接地端子本体1、电缆端子2和连接螺栓3。接地端子本体1包括端子头4和延长杆5。端子头4的上表面向内凹进,设置与连接螺栓3配合的内螺纹7。电缆端子2通过连接螺栓3固定至接地端子本体1,用于连接至电缆。
接地端子本体1的端子头4由铜制成。一般情况下,端子头4的铜含量不低于98%。优选地,端子头4的长度大于50mm。接地端子本体1的延长杆5由钢制成,用钢材替代传统的铜材,降低了成本,而且更方便与混凝土中的钢筋焊接。优选地,延长杆5的长度大于500mm。如果在特殊地段轨道结构不能满足大于500mm的最低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长度进行调整,但一般大于300mm。优选地,延长杆5的直径为16mm,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优选地,端子头4上设置有侧翼6,可防止螺栓3旋入时接地端子本体1发生同步旋转。
端子头4可采用锻压工艺制造,端子头4和延长杆5通过放热焊接连接在一起。优选地,端子头4与延长杆5之间的焊接结合处面积大于800mm2,端子头4与延长杆5之间的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小于30μΩ,以保证导电性。显然,也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其他工艺来连接端子头4和延长杆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嘉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嘉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4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