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涡轮蜡模焊接自动旋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0433.2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0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范尼韦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聂启新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涡轮 焊接 自动 旋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模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涡轮蜡模焊接,具体是一种方便焊接蜡模的自动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涡轮蜡模焊接方式是工人一手拿烫刀,另一只手蜡模,当一个蜡模组焊完成后,需用手去旋转坩埚120°,才能焊接下一个蜡模,由于缺少蜡模的旋转装置,人工操作较为麻烦,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新型的涡轮蜡模焊接自动旋转装置,其简化了焊接操作,提高了焊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新型的涡轮蜡模焊接自动旋转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旋转支撑座,所述旋转支撑座上安装有内外套置的外套筒及内套筒,外套筒通过螺钉安装于固定板上,固定板与底座固连;内套筒上带有夹持钳锅的弹片,内套筒的端部固连棘轮,内套筒与旋转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棘轮的轮盘带有120°间隔分布的拨齿,其通过推动气缸的活塞杆拨动,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拨动轴,推动气缸的缸体安装于旋转支撑座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固定板上带有弧形槽,外套筒通过螺钉沿着所述弧形槽调节安装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全;使用时,可减少操作者伸手去转动坩埚的动作,节约时间为3~5秒,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中:1、底座;2、外套筒;3、内套筒;4、螺钉;5、固定板;51、弧形槽;6、钳锅;7、弹片;8、棘轮;9、推动气缸;10、旋转支撑座;11、拨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的涡轮蜡模焊接自动旋转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旋转支撑座10,旋转支撑座10上安装有内外套置的外套筒2及内套筒3,外套筒2通过螺钉4安装于固定板5上,固定板5与底座1固连;内套筒3上带有夹持钳锅6的弹片7,内套筒3的端部固连棘轮8,内套筒3与旋转支撑座10转动连接;棘轮8的轮盘带有120度间隔分布的拨齿,其通过推动气缸9的活塞杆拨动,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拨动轴11,推动气缸9的缸体安装于旋转支撑座10上。
固定板5上带有弧形槽51,外套筒2通过螺钉4沿着弧形槽51调节安装角度。。
1.将带浇道的坩埚6插入内套筒3中,利用弹片7的弹性将坩埚6夹紧,防止坩埚6松动、旋转;
2.松开调节螺钉4,调节外套筒2、内套筒3至合适的角度,旋紧螺钉4紧固;
3.操作者完成一个蜡模焊接后,启动开关,推动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通过拨动轴11带动棘轮8旋转,因棘轮8为120°分布,棘轮8带动外套筒2旋转120°,由于弹簧片4将坩埚6紧固在内套筒3中,坩埚6随着内套筒3旋转120°至焊接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减少操作者伸手去转动坩埚的动作,节约时间为3~5秒,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范尼韦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范尼韦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0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证锥度联轴器套入量的装置
- 下一篇:桩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