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患者环甲膜穿刺手术的辅助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8711.0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3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鹿欣;汪伟;张永权;杨璐;刘菲;程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患者 环甲膜 穿刺 手术 辅助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领域的辅助医疗器械,涉及环甲膜穿刺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患者环甲膜穿刺术的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环甲膜穿刺是临床上对于有呼吸道梗阻、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的急救方法之一。它可为气管切开术赢得时间,是现场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环甲膜穿刺针来实施。环甲膜穿刺操作方法简便,损伤小,容易掌握,其程序是患者呈仰卧位,严重呼吸困难者可半卧位,头尽量后仰,用一根金属粗注射针头(18号以上)垂直刺向环甲膜,当进针有落空感,且注射器回抽有气体存在,提示针头已进入气管,应立即衔接相关器具进行通气。也可采用16号套管针经环甲膜穿刺,确定穿刺正确,可将针芯取出,软式的外套管则留在气管内,而外套管皮肤外的另一端连接喷射呼吸器作高频通气,其呼吸气体经喉、口咽腔排出。当上呼吸道完全阻塞难以排出时,须经口腔通气道或再穿刺一根粗针头进入环甲膜而作为排气用。临床麻醉中,在评估患者可能存在气管插管困难,通常采用保留自主呼吸加丁卡因环甲膜穿刺经鼻气管插管,这样在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气道反应的不适,为困难气道患者麻醉赢得时间,又保证患者安全。
在实施环甲膜穿刺手术中,需要患者的头部向后仰,将脖子伸直基本保持水平,以便于手术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目前没有合适的固定装置,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头部和颈部容易活动,对手术操作带来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患者环甲膜穿刺手术的辅助支撑装置,辅助患者处于正确的体位,并且能够防止患者在手术操作期间的活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患者环甲膜穿刺手术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平行设置有肩部导轨和颈部导轨;
肩部导轨上安装有一对相互独立的肩部支撑杆,肩部支撑杆在肩部导轨上的位置可调节,每个肩部支撑杆上设置有肩部支撑板;
颈部导轨上安装有一对相互独立的颈部支撑杆,颈部支撑杆在颈部导轨上的位置可调节,每个颈部支撑杆上设置有颈部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颈部导轨远离肩部导轨一侧的底座上设置有与颈部导轨平行的头部限位导轨,头部限位导轨上安装有一个头部限位支撑杆,头部限位支撑杆在头部限位导轨上的位置可调节,头部限位支撑杆上固接有头部限位横杆的一端,头部限位横杆的另一端上固结有头部限位挡板。
所述的颈部导轨和头部限位导轨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头部支撑导轨,头部支撑导轨上安装有一个头部支撑圈,头部支撑圈在头部支撑导轨上的位置可调节。
所述的肩部支撑杆、颈部支撑杆、头部限位支撑杆、头部限位横杆均为伸缩杆。
所述的肩部支撑板、颈部限位板、头部限位挡板和头部支撑圈上均设置有一层弹性透气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支撑装置,能够很好地辅助患者处于正确的体位,并且能够防止患者在手术操作期间的活动,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还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调节,适用于各种患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底座,2-肩部导轨,3-颈部导轨,4-头部限位导轨,5-头部支撑导轨,6-弹性透气层;(2-1)-肩部支撑杆,(2-2)-肩部支撑板,(3-1)-颈部支撑杆,(3-2)-颈部限位板,(4-1)-头部限位支撑杆,(4-2)-头部限位横杆,(4-3)-头部限位挡板,(5-1)-头部支撑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用于患者环甲膜穿刺手术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平行设置有肩部导轨2和颈部导轨3;
肩部导轨2上安装有一对相互独立的肩部支撑杆2-1,肩部支撑杆2-1在肩部导轨2上的位置可调节,每个肩部支撑杆2-1上设置有肩部支撑板2-2;
颈部导轨3上安装有一对相互独立的颈部支撑杆3-1,颈部支撑杆3-1在颈部导轨3上的位置可调节,每个颈部支撑杆3-1上设置有颈部限位板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8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