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吊脚楼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4763.0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0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小明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2/7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195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吊脚楼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吊脚楼墙体。
背景技术
目前,吊脚楼墙板采用的是单层抽槽或双层钉装法,单层抽槽在木材收缩时会出现明显裂痕,而且几乎完全不具备隔音效果,且其中有竹销和硬销,施工只能手工,不利机械使用;其次状方与柱子的连接处很容易出现缝隙,如装空调几乎没有效果,双层钉装容易开裂且隔音效果差,开裂会从木材中间裂开,裂纹难看,有钉子外露,不符合吊脚楼榫卯结构,不钉钉的原理,中空,所以装空调效果挺差,与柱子连接处很容易出现缝隙,隔音效果也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适应机械加工,降低成本,隔音隔热效果好,不开裂的新型吊脚楼墙体。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吊脚楼墙体,包括墙板本体、设于所述墙板本体两端的状方、以及与所述状方外侧面连接的圆柱,所述墙板本体包括第一层墙体板、第二层墙体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墙体板和第二层墙体板之间的若干个墙体撑板,所述第一层墙体板和第二层墙体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层墙体板和第二层墙体板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若干个墙体撑板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多个蜂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墙体板和第二层墙体板均由若干块墙板组成,所述每块墙板的一端开有第一榫头,所述每块墙板的另一端开有第一榫槽,所述若干块墙板之间相互榫卯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撑板的两端对称开有第二榫头,所述墙板的内侧面上开有第二榫槽,所述墙体撑板的两端与所述墙板之间相互榫卯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墙板本体的两端对称开有第三榫头,所述状方的内侧面上开有第三榫槽,所述墙板本体的两端与状方之间采用双榫卯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状方的外侧面与所述圆柱之间抽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填充有泡沫胶沾剂。
进一步地,所述蜂格内采用石棉填充。
进一步地,所述状方的厚度为100mm,所述墙板本体的厚度为80mm,所述墙板的宽度为120-16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榫槽的深度为7mm,所述第一榫槽的宽度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榫槽的深度为3mm,所述第二榫槽的宽度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榫槽的深度为8mm,所述第三榫槽的宽度为1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吊脚楼墙体,包括墙板本体、设于所述墙板本体两端的状方、以及与所述状方外侧面连接的圆柱,所述墙板本体包括第一层墙体板、第二层墙体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墙体板和第二层墙体板之间的若干个墙体撑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首先在两个墙体板的中间采用的是榫卯结构结合方法,所以不用钉钉也不会散开,且在板面木板拼接结合处榫卯结构留有伸缩缝,所以板面中间不会产生裂纹;其次状方与墙体板相结合的地方,采用的双榫卯结构,保证墙体扎实耐用;最后墙板上面的内圆造型和状方门上的外圆造型,既起到造型美观,又起到了一个收缩预留口的作用。综上所述,该吊脚楼墙体能够适应机械加工,降低成本,隔音隔热效果好,不开裂,使用寿命长,易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墙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墙体撑板与墙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墙板本体与状方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小明,未经彭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4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