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山井下大跨度硐室起吊梁锚杆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2114.7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1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平;杨志平;庄永晓;陈昌云;张春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欧阳沁 |
地址: | 33003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井下 跨度 起吊 梁锚杆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井下大跨度硐室起吊梁锚杆固定结构,属于矿山井下装备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矿山井下大跨度硐室起吊梁设计中,钢梁计算跨度大,若按常用思路在硐室侧帮掏凿梁窝并将钢梁预埋固定,型钢梁选型往往困难,尤其是锚网喷联合支护硐室侧帮梁窝受掘砌条件制约可靠度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山井下大跨度硐室起吊梁锚杆固定结构,充分利用锚杆锚固力承担部分起吊荷载,克服以往大跨度硐室起吊梁选型困难,梁窝法固定可靠度低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矿山井下大跨度硐室起吊梁锚杆固定结构,包括起吊梁、锚杆组、钢板、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梁上翼缘设置锚杆组与硐室顶板连接,以增加起吊梁抗弯承载力,两端下翼缘靠侧帮梁窝部位补充锚杆支撑,增加梁窝法固定可靠度;锚杆组包括锚杆、钢板,起吊梁与钢板、钢板与锚杆均采用双螺母锁紧,防止起吊动荷载造成接点松动,也有利于后期对起吊梁的维修与更换。
所述锚杆组为四根锚杆以对称倾角锚固在拱部围岩中,充分利用锚杆锚固力承担部分起吊荷载。
所述钢板与起吊梁间采用十字形交错长孔螺栓连接,施工安装调整余地更大。
本实用新型技术优点在于:起吊梁跨度内设置锚杆组,型钢梁选型余地更大,钢材用量省,锚杆组安装方便,维修与更换简单,起吊梁两端下翼缘补充锚杆支撑,提高梁窝法固定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锚杆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向十字交错长孔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中:1、起吊梁;2、锚杆组;3、钢板;4、锚杆;5、十字形交错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一种矿山井下大跨度硐室起吊梁锚杆固定结构,包括起吊梁1、锚杆组2、钢板3、锚杆4,根据硐室跨度、起吊设备重量、硐室围岩条件、支护形式及动荷载系数等要求,验算选定型钢起吊梁1,在起吊梁1适当位置设置数个锚杆组2,验算起吊梁1与锚杆组2连接螺栓防松抗拉强度满足要求;锚杆组2包括钢板3、锚杆4,所述锚杆4为四根锚杆以对称倾角α全长锚固在拱部稳定岩层中,所述起吊梁1与钢板3采用十字形交错长孔5螺栓连接,通过十字形交错长孔5微调钢板3,双螺母锁紧起吊梁1与锚杆组2;起吊梁1两端下翼缘靠侧帮梁窝部位补充锚杆4托住起吊梁1,安装固定好起吊梁1后,及时用高标号混凝土将梁窝填充密实。
实施例:某金属矿山项目井下天轮硐室跨距L=6m,起吊重量Q=10t,围岩以黑云母花岗岩、砂岩为主,完整性好,设计采用150mm厚喷射混凝土支护。经计算确定距硐室中线b=1m处设置两个锚杆组2,选定工字钢I45b作为起吊梁1。在硐室顶板钻取八个倾斜锚杆眼孔,以对称倾角α=15°将锚杆组2锚固在稳定围岩,硐室侧帮现凿梁窝,起吊梁1整梁插入梁窝,在起吊梁1两端下翼缘各补充两根锚杆4,锚杆4选用砂浆锚杆。通过十字形交错长孔5微调钢板3,双螺母锁紧起吊梁1与锚杆组2;采用C30混凝土将梁窝填充密实。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2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