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淡水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0650.3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8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文利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淡水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淡水养殖池。
背景技术
水产品是我国居民获取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之一,中国淡水养殖产量占全部水产品总量的75%以上,淡水养殖为我们水产品的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传统的淡水养殖池整体面积过大,不仅管理不方便,且劳动强度大;捞取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便于管理,方便捞取,劳动强度小的淡水养殖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淡水养殖池,包括池体、龙门式吊机和网框,所述池体内设有多个养殖池,所述池体四周均设有操作平台,所述池体内相邻的两个养殖池底部连通,并设有过滤泵,过滤泵外侧设有过滤网,养殖池内设有网框,网框下侧位于养殖池内设有分隔网,相邻的两侧养殖池上的设有过滤池,过滤泵通过水管与过滤池连接,所述池体操作平台上设有龙门式吊机。
进一步,所述网框上端成开口状的四方体,网框除上端之外的其余各面均为网格状,网格的网孔小于养殖物的体积。
进一步,所述网框上端四周均设有多个挂臂,龙门式吊机可通过网框上端四周的挂臂将其吊起。
进一步,所述过滤池与养殖池连通,并通过过滤泵和水管将养殖池内的水抽出经过滤池过滤再回流至养殖池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淡水养殖池结构简单,便于管理,劳动强度小,方便捕捞,给淡水养殖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操作平台,3养殖池,4过滤泵,5过滤网,6网框,7分隔网,8挂臂,9过滤池,10水管,11龙门式吊机。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淡水养殖池3,包括池体1、龙门式吊机11和网框6,所述池体1内设有多个养殖池3,所述池体1四周均设有操作平台2,所述池体1内相邻的两个养殖池3底部连通,并设有过滤泵4,过滤泵4外侧设有过滤网5,养殖池3内设有网框6,网框6下侧位于养殖池3内设有分隔网7,相邻的两侧养殖池3上的设有过滤池9,过滤泵4通过水管10与过滤池9连接,所述池体1操作平台2上设有龙门式吊机11。
进一步,所述网框6上端成开口状的四方体,网框6除上端之外的其余各面均为网格状,网格的网孔小于养殖物的体积。
进一步,所述网框6上端四周均设有多个挂臂8,龙门式吊机11可通过网框6上端四周的挂臂8将其吊起。
进一步,所述过滤池9与养殖池3连通,并通过过滤泵4和水管10将养殖池3内的水抽出经过滤池9过滤再回流至养殖池3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文利,未经马文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06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割草机的割草高度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植物幼苗移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