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皮带机尾部滚筒粘料卡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5028.3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7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贠建新;许贵成;李建云;魏广波;李扬;于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吕爱霞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皮带机 尾部 滚筒 粘料卡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皮带机尾部滚筒粘料卡死的装置。
背景技术
皮带机在各行各业广泛用于粉状物料的输送,随着皮带机运行时间的延长,时常会发生皮带跑偏、皮带撕裂等现象。当发生皮带跑偏或皮带撕裂时,部分粉状物料就会从上层皮带掉落到下层皮带,并随着下层皮带转动被带至尾部滚筒,粘贴在尾部滚筒上。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尾部滚筒的粘料情况会越来越厚,直至滚筒、皮带、尾部框架挤死,此时易出现皮带停止运转、机头皮带磨断、机尾张紧装置拉坏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了工厂物料的正常运转,给工厂的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而且维修困难、处理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皮带机尾部滚筒粘料卡死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该现象发生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皮带机尾部滚筒粘料卡死的装置,包括:行程开关3、支架4、框架5、导线6、开关7;其中,所述行程开关3固定在支架4的一端,所述支架4的另一端固定在框架5上,行程开关3通过导线6与开关7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行程开关3有一个或多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行程开关3放置在皮带1的宽度方向,其推杆顶端距离皮带20mm~5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因皮带机尾部滚筒粘料卡死带来的皮带停止运转、机头皮带磨断、机尾张紧装置拉坏、维修时间长、维修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行程开关的限位功能,在粉状物料粘附尾部滚筒一定程度时,皮带发生移位与行程开关的推杆顶端发生触碰,开关收到信号发出停机命令,避免了粉状物料持续粘附尾部滚筒,直至滚筒、皮带、框架卡死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减少了经济损失,大大缩短了停机维修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皮带机尾部滚筒粘料卡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
1皮带2滚筒3行程开关4支架
5框架6导线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皮带机尾部滚筒粘料卡死的装置包括:行程开关3、支架4、框架5、导线6、开关7;其中,所述行程开关3固定在支架4的一端,所述支架4的另一端固定在框架5上,行程开关3通过导线6与开关7相连。
下面对装置中的部件做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行程开关3有一个或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程开关3有两个。
该装置在使用时可将其放置在包裹有皮带的滚筒周围,如图1所示,滚筒2上包裹有皮带1,将装置的行程开关3在皮带1的宽度方向平均分布,行程开关3的推杆顶端距离皮带20mm~50mm。
当粉状物料被带至尾部滚筒2,粘贴在尾部滚筒2上,并形成一定厚度物料层时,皮带1外移并触碰到行程开关3的推杆,行程开关3传递信号给开关7发出停机的命令,皮带机停机,维修人员及时入场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良好的效果。未使用本实用新型前,每年发生滚筒粘料卡死事故3次-5次,每次停机维修时间2h-24h。使用本实用新型后,每年发生滚筒粘料卡死事故0次,每年停机维修次数3次-5次,每次停机维修时间10min-20min。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50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斗式提升机
- 下一篇:一种铸造车间用转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