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3816.9 | 申请日: | 2015-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9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师龙 |
主分类号: | G09B23/24 | 分类号: | G09B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3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盐酸 反应 对比 实验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化学实验装置,具体的是用于演示高中化学课本上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
二、背景技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1]第一册32页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课本中这样演示: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只试管口。将气球内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比较它们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快慢。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要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得多。课本中这样做实验存在缺陷:1、将固体药品放在气球中,不易倾倒干净,导致实验误差较大。2、气球材质不均匀,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实验误差大。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做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材料易得、组装容易、操作简便、现象明显,能完全克服课本实验装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的:
一种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由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1)、第一橡皮塞(2)、装有盐酸的第一注射器(3)、第一乳胶管(4)、底部用石蜡(16)封堵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第二橡皮塞(6)、第一长颈漏斗(7)、第三橡皮塞(8)、第二长颈漏斗(9)、第二乳胶管(10)、装有适量碳酸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第四橡皮塞(12)、装有盐酸的第二注射器(13)组成。
石蜡(16)位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底部,将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分为左右两部分。第一乳胶管(4)将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1)的支管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支管连接起来;第二乳胶管(10)将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的支管与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支管连接起来。带第一注射器(3)的第一橡皮塞(2)塞紧装有适量碳酸氢钠固体(14)的第一具支试管(1)的管口;带第二注射器(13)的第四橡皮塞(12)塞紧装有适量碳酸钠固体(15)的第二具支试管(11)的管口。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右两端装有水,水面上覆盖一层植物油,液面略低于U形管(5)两端的支管。带第一长颈漏斗(7)的第二橡皮塞(6)塞紧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管口,第一长颈漏斗(7)的下端管口插到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左端底部;带第二长颈漏斗(9)的第三橡皮塞(8)塞紧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管口,第二长颈漏斗(9)的下端管口插到两端带支管的U形管(5)的右端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师龙,未经林师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3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模拟呼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解水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