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2946.0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1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贾春迎;张莉萍;刘志峰;侯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B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室内 无线 传感 网络 装置 | ||
1.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主机和至少一个无线终端;
所述无线主机,上面设置有第一对码按键、第一指示灯、闪存存储器、第一存储器、第一无线收发端和第一MCU,并且所述第一对码按键、第一指示灯、闪存存储器、第一存储器、第一无线收发端与第一MCU相连接;
所述无线终端,上面设置有第二对码按键、第二指示灯、第二存储器、第二无线收发端和第二MCU,并且所述无线终端与无线主机之间通过无线连接的第一无线收发端、第二无线收发端进行通讯;所述第二对码按键、第二指示灯、第二存储器、第二无线收发端与第二MCU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接收端和第二无线接收端都为CC1101射频收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MPU和第二MPU都为ARM-CortexM3系列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PU的型号为STM32F103VET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PU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存存储器型号为W25Q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器和第二存储器都为电可擦写只读存储器,型号都为AT24C6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码按键和第二对码按键为轻触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码按键和第二对码按键结构相同,都包括:K1轻触按键、R2电阻、R3电阻、C1无极电容、第一3V3电源正极、第一GND电源负极和地线PE5;并且所述第一3V3电源正极与K1轻触按键、C1无极电容相连接,所述R3电阻一端与K1轻触按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线PE5相连接;所述R2电阻一端与C1无极电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GND电源负极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室内无线传感网络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结构相同,都包括:D1发光二极管、D2整理二极管、R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Q1、Q2三极管NPN、第二3V3电源正极、第二GND电源负极、第三GND电源负极和电源PC3;并且所述D1发光二极管、R1电阻、D2整理二极管依次相连接,构成回路;所述R4电阻、R6电阻、R7电阻、Q2三极管NPN依次相连接构成回路;所述第二3V3电源正极的一端连接于D1发光二极管、D2整理二极管的连接线上;所述Q1三极管NPN一端连接于R1电阻、D2整理二极管的连接线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GND电源负极相连接,第三端与所述R5电阻相连接;所述R5电阻一端连接于R4电阻、Q2三极管NPN的连接线上,所述Q2三极管NPN的第三端与第三GND电源负极相连接,所述电源PC3连接于R6电阻、R7电阻的连接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29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耗实时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试剂有效期提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