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履带旋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7101.2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4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文 |
主分类号: | A01B33/02 | 分类号: | A01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415916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履带 旋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履带旋耕机。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田的整地工作大都实现了机械作业,因此,通过旋耕机或收割机机器完成农田土壤的旋耕已成为常用方式。由于旋耕机在路面行走转移时和在旋耕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的动力驱动。但现有技术中的旋耕机的动力负荷重,导致上述作业系统操纵笨重,生产效率低。
例如,中国现有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910244802.6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作业机,包括机架、动力系统、履带行走机构、作业系统,该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液压油泵和液压控制系统,分别为作业系统和履带行走机构的液压马达提供工作压力,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且操纵舒适、转向灵敏、负荷轻、生产效率高的新型履带旋耕机。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履带旋耕机,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连接的旋耕总成、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动力装置和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离合器以及变速箱,所述发动机与离合器连接,所述离合器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驱动轮、以及履带底盘,所述液压马达设置在履带底盘的前端部,所述变速箱两侧的输出轴与液压泵连接,由所述液压泵驱动液压马达进而驱动履带行走机构的履带底盘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马达还可设置在履带底盘的后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旋耕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通过支架组件与所述旋耕总成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带动所述旋耕总成做上升或下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两根竖杆、一对第一连杆、一对第二连杆以及两根连接杆,所述两根竖杆垂直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的一端均分别与所述两根竖杆倾斜活动连接,所述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分别与所述两根连接杆连接,所述一对第一连杆和一对第二连杆上、下平行设置,所述两根连接杆的底部均与所述旋耕总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履带旋耕机,包括机架、与所述机架连接的旋耕总成、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动力装置和履带行走机构,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离合器以及变速箱,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驱动轮、以及履带底盘;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首先由发动机、离合器以及变速箱提供动力,再经变速箱两侧的传动轴将液压油传递给液压马达,由液压马达驱动履带行走机构的驱动轮,即最终使得履带底盘向前移动。综上所述,该履带旋耕机操纵舒适、转向灵敏、负荷轻、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履带旋耕机,包括机架1、与所述机架1连接的旋耕总成2、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动力装置和履带行走机构,这里的旋耕总成2是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具有较强的碎土能力,一次作业即能使土壤细碎,土肥掺和均匀,地面平整,达到旱地播种或水田栽插的要求,有利于争取农时,提高工效,并能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功率;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3、离合器4以及变速箱5,所述发动机3与离合器4连接,所述离合器4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变速箱5连接;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液压泵6、液压马达7、驱动轮8、以及履带底盘9,所述液压马达7设置在履带底盘9的前端部,所述变速箱5两侧的输出轴与液压泵6连接,由所述液压泵6驱动液压马达7进而驱动履带行走机构的履带底盘9移动。本实施例中,首先由发动机3、离合器4驱动变速箱5,再通过变速箱5两侧的传动轴驱动液压泵6,由液压泵6将液压油传递给液压马达7,最终由液压马达7驱动履带行走机构的驱动轮8,从而使得履带底盘9移动,即实行了行走动作。其中,所述液压马达7还可设置在履带底盘9的后端部,这样设计目的在于,通过采用上述动力装置不仅可以使履带行走机构实行前进移动、同时还可以实行后退移动,且还能在原地进行任意角度旋转,从而最终使得该旋耕机操纵舒适、转向灵敏、负荷轻、生产效率高。另外,采用履带式结构有效增大了该旋耕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其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文,未经杨建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7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还田机和旋耕机综合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频多联机电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