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间灭菌干雾发生器的管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34326.2 | 申请日: | 2015-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5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东弘仪器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9/14 | 分类号: | A61L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灭菌 发生器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间灭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间灭菌干雾发生器的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质量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空间消毒灭菌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空间灭菌是保障空间卫生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多使用甲醛熏蒸灭菌,但是甲醛熏蒸时间长,残留量难以检测,对人体危害性大,且甲醛向环境排放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甲醛熏蒸灭菌的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也有使用臭氧熏蒸,但消毒效果难以保证,氧化电位高的臭氧对设施设备腐蚀严重。
气态过氧化氢灭菌方式,因为灭菌效果好而且无残留物,是一个很好的灭菌选择,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不佳。原因在于气态过氧化氢扩散性不佳,在区域空间使用时,无法满足大空间灭菌。另外,闪蒸形成的过氧化氢蒸气容易形成冷凝,冷凝后的液态过氧化氢浓度高,对设备和洁净区建材造成腐蚀,为了降低冷凝风险,要有效控制空间中的湿度困难。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液体喷散呈干雾状态的空间灭菌干雾发生器甚为必要,而决定空间灭菌干雾发生器有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管路系统,因此,研发出适合空间灭菌干雾发生器的管路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空间灭菌干雾发生器的管路系统,该空间灭菌干雾发生器的管路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制备方便、操作容易,通过该管理系统构成的空间灭菌干雾发生器能够将灭菌液体喷射呈干雾状态,有效对空间进行灭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空间灭菌干雾发生器的管路系统,设置有气体管道、液体管道和喷液装置,所述气体管道的一端用于与盛装灭菌剂的罐体密封连通,所述气体管道另一端与所述喷液装置密封连通,所述液体管道一端用于与盛装灭菌剂的罐体密封连通并伸入所述罐体的底部位置,所述液体管道另一端与所述喷液装置密封连通;
所述气体管道设置有总气阀、三通管、供气管路部分和供液压管路部分,所述总气阀输入端连接压缩气体,所述总气阀的输出端与所述三通管的输入端密封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供气管路部分密封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输出端与所述供液压管路部分密封连通;
所述供气管路部分设置有第一减压阀,所述供液压管路部分设置有第二减压阀;
所述供气管路部分与所述喷液装置通过第一连接接头密封装配,所述液体管道另一端与所述喷液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接头密封装配;
所述第一连接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接头的结构相同,分别设置有一个上接头、一个旋紧螺母和一个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对应与所述供气管路部分的端部或者液体管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接头下端设置有与旋紧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旋紧螺母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部和凸环部,凸环部的内孔孔径小于内螺纹部的内孔孔径;
所述下接头设置有柱体,柱体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与喷液装置连接的外螺纹,柱体的上部设置有圆形飞檐,所述飞檐的直径大于所述凸环部的内孔孔径且小于所述内螺纹部的内孔孔径,所述柱体的直径与所述凸环部的外径相匹配。
优选的,上述柱体与所述凸环部装配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上述气体管道与所述液体管道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的,上述的空间灭菌干雾发生器的管路系统,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气体管道和所述液体管道。
优选的,上述支撑柱之间呈平行设置。
优选的,上述罐体设置有排液阀,所述排液阀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下部。
优选的,上述罐体设置有第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东弘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东弘仪器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4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空气消毒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通道喷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