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LED照明的硬管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2346.6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9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德文;袁野;董立泉;刘小华;王夏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威斯顿亚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3/24 | 分类号: | G02B23/24;A61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led 照明 硬管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LED照明的硬管镜,属于工业和医疗检测器械的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内窥镜既可作为诊疗的医用光学仪器,也可作为工业检测设备,在如今的社会已 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传统硬管镜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内镜管和外镜管组成 的镜管,光纤,由物镜组、棒镜组及目镜组组成的成像系统,光锥,主镜体及后保护片等。现 已出现的新型的硬管镜采用单镜管设计和LED前端照明的方法,与传统硬管镜相比,成本极 大降低,可降低几百元。同时运用LED代替光纤进行照明后,亮度均匀性显著增加,提高了对 比度,使光学传递函数获得提升,因此增加了分辨率。但是,采用LED前端照明方法在结构设 计方面存在局限性,对于直径较小的硬管内窥镜来说,LED发光贴片的尺寸与最大光功率的 关系是目前存在的技术瓶颈。目前视场上最小尺寸贴片光功率小,虽然可以置于最前端,但 会遮挡成像视场。大尺寸LED光功率大,虽然能够达到照度要求,但是放置最前端照明会严 重遮挡视场,无法进行正常观察。而且LED发光角度约为120-140度,内窥镜的视场角度约为 70-80度,因此LED发光角度远大于视场角度,并未实现光能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LED照明的硬管镜,在保证物镜组的视场角的前 提下,提高分辨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有LED照明的硬管镜,包括主镜体、供电通道、镜管、 LED贴片、导线以及由物镜组、棒镜组、目镜组和间隔管组成的成像系统。LED贴片引出的导 线穿过连通空隙至镜管的后端,并通过供电通道引出至主镜体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 组包括第一物镜和第二物镜。所述LED贴片安装于第一物镜和第二物镜之间并位于第一物 镜后端的对应于边缘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LED照明方式成本较低,放置于第一物镜的后端边缘位置, 保证所需的视场角和成像分辨率,相比与放置在第一物镜前端的方案,可避免遮挡视场,提 高分辨率;
2、将第一物镜边缘设计为平凸透镜,可以将发光角度过大的LED贴片的光线进行 汇聚,从而避免影响成像系统,并可以增强照明亮度。
3、本实用新型与当前市场销售的装置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中减少了一个前 保护片,从资金角度考虑,成本有所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硬管镜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LED照明的硬管镜的物镜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LED照明的硬管镜的整体图;
其中,1-物镜组,2-棒镜组,3-目镜组,4-间隔管,5-导线,6-镜管,7-LED贴片,8- 供电通道,9-主镜体,10-第一物镜,11-第二物镜;(定义朝向被观察物体一侧为前端,另一 端,即朝向观察者一侧为后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LED照明的硬管镜,包括主镜体9、供电通道8、 镜管6以及由物镜组1、棒镜组2、目镜组3和间隔管4组成的成像系统,LED贴片7以及导线5。 LED贴片7引出的导线5穿过连通空隙至镜管6的后端,为了方便将导线5引出至主镜体9之 外,还设置有供电通道8。物镜组1包括第一物镜10和第二物镜11;LED贴片7安装于第一物镜 10和第二物镜11之间并位于第一物镜10后端的对应于边缘的位置。保证所需的视场角和成 像分辨率,相比与放置在第一物镜10前端的方案,可避免遮挡视场,提高分辨率。
如图2所示,第一物镜10的边缘部分设计为平凸镜,用于汇聚光线。可以将发光角 度过大的LED贴片的光线进行汇聚,从而避免影响成像系统,并可以增强照明亮度。
第一物镜前端面为平面,作为硬管镜的最前端保护片,不用单独设置前保护片,成 本有所降低。
LED贴片7为白光LED贴片。镜管6为不锈钢材料。
综上,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威斯顿亚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威斯顿亚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23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