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流压气机可调静叶机构的控制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1486.1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5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薛恒;王景生;郑兰琴;邸春光;刘海旭;叶东平;王洪鹏;何成君;赵轶飞;杨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6 | 分类号: | F04D29/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流 压气 可调 机构 控制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轴流压气机可调静叶机构的控制定位装置,属于轴流风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轴流压气机的风量和风压的控制调节,基本上采用定转速调节静叶角度,或者是固定静叶角度调节转速的方式,或者是采用变转速加调节静叶角度的方式,当采用调节静叶角度的方式来调整风量和风压时,这就要求可调静叶的角度控制要十分准确,否则静叶调整角度的偏差会造成设计风量风压与机组实际运行数据偏差较大,控制系统无法及时准确的保证机组输出负荷满足用户要求,也不能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那么如何设计控制静叶调整角度的机构装置就成为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静叶旋转角度控制装置无法精确控制静叶的调整角度,导致轴流压气机不能安全、高效运行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轴流压气机可调静叶机构的控制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流风机外缸、轴流风机转动筒、轴流风机内缸、轴流风机转子、前轴承箱和后轴承箱,轴流风机外缸安装在轴流风机内缸上,轴流风机转动筒安装在轴流风机外缸内,轴流风机转子插装在轴流风机内缸内,前轴承箱和后轴轴承箱分别设置在轴流风机内缸的前端和后端,轴流风机转子的前端与前轴承箱连接,轴流风机转子的后端与后轴承箱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个转柄和多个风机关节轴,每个转柄的一端均与轴流风机转子上相对应的一个可调静叶的叶端部连接,每个转柄的另一端均与一个风机关节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轴流压气机的可调静叶转角的精确控制,保证了轴流压气机的正常、高效、安全运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轴流压气机在调节风压和风量的控制中,可以准确的控制可调静叶的转角。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可调静叶旋转运动与油动机活塞杆的直线运动的精确转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便于机组的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转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轴流压气机可调静叶机构的控制定位装置包括轴流风机外缸1、轴流风机转动筒2、轴流风机内缸3、轴流风机转子4、前轴承箱5和后轴承箱6,轴流风机外缸1安装在轴流风机内缸3上,轴流风机转动筒2安装在轴流风机外缸1内,轴流风机转子4插装在轴流风机内缸3内,前轴承箱5和后轴轴承箱6分别设置在轴流风机内缸3的前端和后端,轴流风机转子4的前端与前轴承箱5连接,轴流风机转子4的后端与后轴承箱6连接,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多个转柄7和多个风机关节轴8,每个转柄7的一端均与轴流风机转子4上相对应的一个可调静叶4-1的叶端部连接,每个转柄7的另一端均与一个风机关节轴8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轴流压气机可调静叶机构的控制定位装置的轴流风机内缸3的下部并排开有进气口3-1和排气口3-2。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原理
油动机直线运动带动轴流压气机转动筒周向旋转,转动筒的周向旋转带动静叶转柄的旋转,静叶转柄的水平旋转带动静叶片绕其叶片中心线的旋转,进而改变轴流压气机的通流面积,也就能实现改变压气机的风量和风压。
可转静叶安装于轴流压气机内缸上,通过相关部套将其调整到理论位置,并用专用零件将静叶固定在内缸上;将控制静叶转动的转柄安装于静叶端部处(非叶片端),并将其与静叶进行相应的固定,使其能带动静叶自由的旋转而不发生任何松动,同时将关节轴承安装于静叶转柄的另一端,使关节轴承固定在设计确定的位置处(有效静叶柄尺寸A,此值由轴流压气机设计时不同级有不同的理论A值。),当静叶转柄带动静叶旋转α角时,关节轴承中心位置移动的水平距离则为B(见公式一),距离B的移动则需要转动筒转过的角度β(见公式二)而产生(公式二中的C值是关节轴承中心定位位置至机组中心线尺寸),转动筒转柄的尺寸L(见公式三,此位置是与油动机活塞杆连接处。)由结构设计时确定,则油动机最终带动静叶转α角度时的行程为H(见公式四)。
B=A×sinα公式一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通过本静叶角度的控制定位装置,可以精确的控制可调静叶旋转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1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风扇的减震构造
- 下一篇:M6-31№19D离心式风机进风口改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