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泵运行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31412.8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7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滕波;崔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源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0 | 分类号: | F04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4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运行 辅助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水泵运行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目前许多水泵应用场合需要水泵带有一定的自吸要求,而大多数水泵不具备自吸功能,进而只能选用自吸泵或真空泵引流、引水罐引流。使用自吸泵,技术参数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大流量水泵,做成自吸泵成本较高,且生产周期较长,使用范围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选用真空泵引流存在着操作烦琐,可靠性差的缺点。另一个由于引水罐引流占用使用空间大,引流时间较长。选用以上两种引流形式存在着每次起动都需引流的缺点。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无需选用自吸泵或真空泵或引水罐引流,操作方便、可靠性能好、引流时间短、无需每次启动都需引流、使用寿命长的水泵运行辅助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无需选用自吸泵或真空泵或引水罐引流,操作方便、可靠性能好、引流时间短、无需每次启动都需引流、使用寿命长的水泵运行辅助设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是实现的:
一种水泵运行辅助设备,包括
吸水管,所述吸水管包括第一竖管、横管和第二竖管,所述第一竖管的进水口与下液位相连通,所述第一竖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横管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横管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竖管的进水口相连接;
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竖管的出水口相连接,在所述水泵上设有控制其运行的电机;
自控自吸开关,所述自控自吸开关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导管,所述导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接;
一内部设有聚水腔的聚水罐,在所述聚水罐的上端开设有与聚水腔连通的出水口,下端开设有与聚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在所述聚水罐的上端还设有与所述聚水腔连通的注水阀,所述聚水罐的进水口与所述导管的出水口相连接;
用水管,所述用水管的进水口通过止回阀与所述聚水罐的出水口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管的进水口通过软接头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聚水罐下端设有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水泵下端设有支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选用自吸泵或真空泵或引水罐引流,进而避免了选用自吸泵或真空泵或引水罐引流带来的缺点,无需每次启动都需引流,只需在首次使用时,进行引流即可,提高了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该水泵运行辅助设备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水泵运行辅助设备,包括吸水管、水泵200、自控自吸开关400、导管600、内部设有聚水腔(图中未示出)的聚水罐700和用水管900。
吸水管包括第一竖管110、横管120和第二竖管130,第一竖管110的进水口112与下液位1200相连通,第一竖管110的出水口111与横管120的进水口121相连接,横管120的出水口122与第二竖管130的进水口131相连接,第一竖管130的出水口111在第一竖管110的进水口112之上,第二竖管130的进水口131在第二竖管的出水口132之上。
水泵200的进水口210与第二竖管130的出水口132相连接,在水泵200上设有控制其运行的电机300,自控自吸开关400通过导线1300与电机300电连接,从而使水泵200和自控自吸开关400同时工作或停止,在水泵200下端设有支座1100,进一步提高了水泵200的稳定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源泵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源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31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