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冰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28981.7 | 申请日: | 2015-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3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金湘彧;魏建;任伟;唐翠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利用制冷原件制冷,从而对物品进行保鲜和冷冻。相关技术中,冰箱的制冷间室仅一面或两面设有制冷元件,从而造成制冷间室内温度不均匀。例如,冰箱的冷藏室仅背部有制冷原件,背部附近温度低,靠近门体附近温度高;变温室的蒸发器多位于箱体的顶部,部分放置到背部或两侧,底部和门体均无制冷原件;冷冻室的蒸发器多位于箱体的内腔中;无霜产品使用绕管或板管围绕箱体的四周,但底部及门体没有设置制冷原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具有制冷均匀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制冷间室;箱胆,所述箱胆设在所述制冷间室内;以及门体,所述门体设在所述箱体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设在所述箱胆的外周壁上的蒸发器,所述箱胆的至少三侧外周壁上设有所述蒸发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通过在箱胆的至少三侧外周壁上设置蒸发器,可以使的制冷间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实现全方位立体制冷。同时在箱胆的外周壁上设置多个蒸发器还可以相应减少泡层厚度,从而扩大箱胆的容积,增加物品的盛放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发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U型管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发器为一体式板管蒸发器、丝管蒸发器或绕管蒸发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胆的左侧壁、右侧壁、顶壁的外表面上均设有所述蒸发器。
可选地,所述箱胆的后侧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设有所述蒸发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体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箱体连接;门胆,所述门胆设在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所述制冷间室内部的一侧;以及蓄冷器,所述蓄冷器设在所述门胆上。
可选地,所述蓄冷器嵌入至所述门胆的朝向所述制冷间室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门胆具有发泡腔,所述蓄冷器设在所述发泡腔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蓄冷器与所述发泡腔的内壁之间设有胶粘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的冷藏室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的变温室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冻室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冰箱1,
箱体10,制冷间室11,
箱胆20,门体30,主体部31,门胆32,发泡腔321,蓄冷器33,
蒸发器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所述冰箱1具有冷藏室、变温室及冷冻室。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包括:箱体10、箱胆20、门体30以及蒸发器40。
具体而言,箱体10内具有制冷间室11,箱胆20设在制冷间室11内,并限定出盛放空间,用于盛放物品。门体30设在箱体10上以打开或关闭制冷间室11,可以防止外部空气进入制冷间室11内。蒸发器40设在箱胆20的外周壁上,且至少三侧外周壁设有蒸发器40,由此可以保证制冷间室11内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物品的保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通过在箱胆20的至少三侧外周壁上设置蒸发器40,可以使的制冷间室11内的温度更加均匀,实现全方位立体制冷。同时在箱胆20的外周壁上设置多个蒸发器40还可以相应减少泡层厚度,从而扩大箱胆20的容积,增加物品的盛放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蒸发器4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U型管段。由此可以增加蒸发器40的长度,从而提高蒸发器40的制冷效率。可选地,蒸发器40可以为一体式板管蒸发器40、丝管蒸发器40或绕管蒸发器40。由此可以根据冰箱1类型、用途使用不同类型的蒸发器40,还可以增加冰箱1结构的多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8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