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转动惯量测试扭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7999.5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0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民;李俊烨;张心明;史国权;刘建河;杨琦;沈军;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 | 分类号: | G01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惯量 测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杆机构,具体是一种极转动惯量测试扭杆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刚度需求,现有的极转动惯量测试扭杆机构的直径比较大,摩擦阻力大,测试结果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试精度高的极转动惯量测试扭杆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转动惯量测试扭杆机构,包括扭杆、摆框和扭轴,所述摆框悬挂在扭杆的下方,所述扭杆的上方设有拉紧机构,所述摆框的两端设有挡光杆,摆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摆架,所述摆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上定位轴承和下定位轴承,所述扭轴安装在摆框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摆架上端和下端的中间位置均设有通孔和夹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单丝扭摆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在保证系统刚度的同时使扭杆的直径非常小,可达0.5mm,并且摆动灵活,摩擦阻力小,测试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极转动惯量测试扭杆机构,包括扭杆1、摆框2和扭轴3,所述摆框2悬挂在扭杆1的下方,所述扭杆1的上方设有拉紧机构4,所述摆框2的两端设有挡光杆7,摆框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摆架8,所述摆架8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有上定位轴承5和下定位轴承6,所述扭轴3安装在摆框2的下方,所述摆架8上端和下端的中间位置均设有通孔和夹板。
在确定光电传感器及测试设备机械结构的前提下,扭杆1的直径越小,转动惯量测试设备的灵敏度越高,本实用新型采用直径很小的扭杆1把摆框2悬挂起来,达到了转动惯量测试的良好条件,为了约束扭杆1在扭振运动中出现平摆而损失测试精度,在摆框2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定位轴承5和下定位轴承6,这样摆框2只能在上定位轴承5和下定位轴承6形成的轴线方向扭振,为了防止摆框2与下定位轴承6脱离,将下定位轴承6的内圈与摆框2固定,摆框2的中间是一个框式的摆架8,摆架8的上下通过上定位轴承5和下定位轴承6定位,最上面设有一个拉紧机构4在安装的时候拉紧扭轴3,摆架2是安装各种测试工装的基础平面,在摆架2的中心上设有定位孔,可与工装定位,保证工装拆装的重复精度,当摆架8以一个初始摆角摆动后,扭轴3产生扭力形变,释放摆架8后扭轴3驱动摆架8做周期扭摆,以实现测转动惯量功能,所述摆框2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均固定在基座上,所述摆架8上端和下端的中间位置均设有通孔和夹板,钢丝穿过通孔并用夹板夹住,再旋转拉紧机构4的螺纹把上端和下端的钢丝拉紧,这样就将中间的摆架8等机构都悬挂起来。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单丝扭摆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在保证系统刚度的同时使扭杆的直径非常小,可达0.5mm,并且摆动灵活,摩擦阻力小,测试结果准确。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7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