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床油雾净化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6561.5 | 申请日: | 2015-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8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盈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盈裕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 净化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油雾净化收集器。
背景技术
由于厨房油烟成份复杂,燃烧过程中除了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体外,还逸出多种有害气体,而且油烟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广,成份变化大,因此净化难度很高,采用常规技术难以彻底消除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机床油雾净化收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床油雾净化收集器,包括外壳、电动机、高效过滤器、一级过滤装置、二级过滤装置、三级过滤装置、离心叶轮、运行及清洗标识、油颗粒回收槽和收集盒,所述外壳一端上设置有油雾吸入口,所述外壳下方设置有油颗粒回收槽和收集盒,所述外壳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与高效过滤器相连,所述外壳内部设置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部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驱动轴连接设置有离心叶轮,所述离心叶轮前放设置有二级过滤装置,所述二级过滤装置前方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所述一级过滤装置前方设置有运行及清洗标识,所述电机盒上下均设置有三级过滤装置,所述离心叶轮下方通过收集管道与收集盒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运行及清洗标识设置在油雾吸入口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高效过滤器侧面上设置有洁净空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高效捕集不同粒径的烟尘粒子,净化效率高,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染转移问题;根据不同的净化处理量及净化率要求,单元数量可作适应性调整;安全系统设计周密,检修门被打开,高压电源即自动切断;使用寿命长、节能高效、占地面积小;静电电源控制系统具有过流过压自动保护装置,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油雾净化收集器,包括外壳、电动机1、高效过滤器2、一级过滤装置3、二级过滤装置4、三级过滤装置5、离心叶轮6、运行及清洗标识7、油颗粒回收槽8和收集盒12,所述外壳一端上设置有油雾吸入口9,所述外壳下方设置有油颗粒回收槽8和收集盒12,所述外壳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11与高效过滤器2相连,所述外壳内部设置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部设有电动机1,所述电动机1通过驱动轴连接设置有离心叶轮6,所述离心叶轮6前放设置有二级过滤装置4,所述二级过滤装置4前方设置有一级过滤装置3,所述一级过滤装置3前方设置有运行及清洗标识7,所述电机盒上下均设置有三级过滤装置5,所述离心叶轮6下方通过收集管道与收集盒12相连,所述外壳背面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盒,所述外壳上方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电动机1、高效过滤器2、照明灯和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盒相连,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电动机1和高效过滤器2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控制器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运行及清洗标识7设置在油雾吸入口9内侧。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高效过滤器2侧面上设置有洁净空气出口10。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净化和静电净化双重作用。含烟废气被风机吸入管道后,首先进入初级装置——净化整流室,采用重力惯性净化技术,室内的特殊结构逐步对大粒径污染物进行分级物理分离,并且均衡整流。分离出的大颗粒油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油槽排出。剩余的小粒径污染物进入次级装置——高压静电场,静电场内部分两级,第一级为电离器,强电场使微粒荷电,成为带电微粒,这些带电微粒到达第二级集尘器后立刻被收集电极吸附,且部分炭化。同时,高压静电场有效地降解有害成份,起到消毒、除味作用。最后通过滤网格栅,洁净的空气排出室外。
环保油烟净化器的放电电场异极间具有10-15千伏特的电位差,使不导电的气体分子经分解或电子附着成为自由离子。当气流通过收尘电场区域时,粒子经离子撞击带电而移向具相反电性的收集电极。换言之,收集机制的第一步使气体离子化,第二步使气流中的粒子带电。第三步使粒子撞击至收集电极板而被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盈裕,未经周盈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6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护肤功能的乳胶手套
- 下一篇:一种防褥疮便捷式病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