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扩展应用的超微型户外物联网感知计算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1133.3 | 申请日: | 2015-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9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顾自强;顾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自强;顾宁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章肇基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展 应用 微型 户外 联网 感知 计算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物联网应用、自动化控制、囊型分布式缓存、神经网络应用、超微型嵌入式计算系统、硬件制造和软件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微型户外物联网感知节点,特别涉及一种工业级、全自动化、采用“类富客户”结构、具有可回溯性存储逻辑、具有一个以上处理器单元、可弹性部署的智能聚合计算系统架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受限于使用环境、需求和制造成本,现有的户外物联网终端系统,一般仅进行单纯的传感器控制和数据传输,大量的数据计算和处理逻辑往往被安置于服务中心或计算中心,即使是基于户内应用的物联网子系统(例如家庭联网代理设备)或自治的物联网子网系统,也往往也只侧重于信号的汇聚、反馈和递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弹性分布式智能计算节点。另一方面,目前市面可见的传统物联网终端,在应用中由于侧重于重现传感器状态和信息交换,对上位计算系统有较强的依赖,同时没有快速预处理的数据传送会大量消耗带宽资源。此外,传统物联网终端产品往往还缺乏全网开放性,一般是采用封闭协议进行交换,不具有可扩展性,更不具有协同计算的可能,因而称为物联网子网产品更为合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扩展应用的超微型户外物联网感知计算节点,它能独立或协同运作,对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传感数据按需进行采集、分析、压缩、预处理和传送。
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扩展应用的超微型户外物联网感知计算节点,它主要包括一超微型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印刷电路板处分别设有一中央处理器单元、一浮点数字协处理器单元、一内部动态存储器、内部固化存储器、内部基础传感器、内部传感控制单元以及三类扩展坞口,并通过内部电路和总线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扩展应用的超微型户外物联网感知计算节点,其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实现了基于感知的智能监控和处理逻辑,可依据其计算能力,同时应对多路不同种类的传感器产品。并依据不同的策略为这些传感器定制伺服事件和主动处理流程。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基于IPV6的全互联网开放,可在任意联网位置进行安全的访问,采用基于动态密钥加密的数据压缩和传输,以及依据感知策略的事件触发系统,无需与上位系统频繁交互,从而仅需极小的带宽资源,节约通讯成本和电力供应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分布计算数据模型,并设置一个独立的浮点协处理单元,可大大增加数学计算效率。通过任务协同列表,空闲计算单元既可依据内部主线索实现内部联合处理,又可通过网络主控线索进行分布式的外部联合处理,由此实现高效的协同计算应用,或对突发状态和大并发数据的高效应对,充分保障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扩展的坞口结构,可随时拓展新的工业级传感应用控制板或处理器单元板,而采用统一体系的三防设计、部件保护、异常警示、智能感应、多链路支持和数据防抖动技术,则实现了各层硬、软件级的高度安全性,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和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固件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计算模型工作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感知的事件触发框图。
其中:1印刷电路板;2中央处理器单元;3浮点数字协处理器单元;
4内部动态存储器;5内部固化存储器;6内部基础传感器;7内部传感控制单元;81A类扩展坞口;82B类扩展坞口;
83C类扩展坞口;91扩展处理器模块;92扩展协处理模块;
10扩展工具模块;11扩展磁盘存储模块;12扩展传感器模块;
13扩展网络模块;14扩展无线网络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可扩展应用的超微型户外物联网感知计算节点,它主要包括一印刷电路板1,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该印刷电路板1处分别设有一中央处理器单元2(CPU)、一浮点数字协处理器单元3(FPU)、一内部动态存储器4(RAM)、内部固化存储器5(ROM)、内部基础传感器6(Seneorinside)、内部传感控制单元7(SCU)以及三类扩展坞口(Dock),并通过内部电路和总线互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自强;顾宁,未经顾自强;顾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1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