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展示地漏性能的展示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5401.0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8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兵 |
主分类号: | A47F7/00 | 分类号: | A47F7/00;A47F10/00;E03F5/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展示 地漏 性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展示柜,具体为一种可展示地漏性能的展示柜。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地漏展示柜中,其只具备收纳和展示地漏的作用,展示柜的功能非常单一。在实际中,人们在购买地漏时,除了考虑地漏的材质之外,最主要的是考虑地漏本身的排水、防返水和防臭功能,但现有的展示柜无法对地漏本身的性能进行检测和演示,这给购买者的选购带来困难,同时也给商家的促销推广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展示地漏性能的展示柜,其可对地漏的排水、防返水和防臭功能进行直接检测,可非常直观地展示地漏的各项必要性能,为购买者的选购和商家的推开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展示地漏性能的展示柜,包括一展示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整体采用透明材质构成,柜体在高位置设置有排水检测槽,在低位置设置有防返水检测槽;所述排水检测槽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展示地漏的排水孔,每个排水孔之间用隔板隔开;所述防返水检测槽底部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每个安装孔之间用挡板相互隔开;所述各排水孔下方通过蓄水室或连通管路与所述的各安装孔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上述柜体顶部设置有存水池,存水池出水口上安装有控制阀与排水检测槽相互导通。
进一步的,上述蓄水室底部或连通管路中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管路与存水池的上方相通。
进一步的,上述蓄水室或连通管路中设置有一有色烟雾生成器。
本实用新型直接在展示柜中集成地漏性能测定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在排水检测槽的排水孔和防返水检测槽的安装孔上安装上待检测地漏,而后直接往排水检测槽中加水或者开启存水池出水口的阀门,使存水池中的水由出水口流往排水检测槽,并由排水检测槽排水孔中的地漏流往蓄水室或连通管路中,该过程用于检测地漏的排水性能。而随着排水的进入,蓄水室或连通管路中的水位将逐渐上抬,当水位上抬到超过防返水检测槽的高度时,通过直接观察防返水检测槽上地漏是否出现返水,就可以检测防返水检测槽上地漏的防返水性能。而当防返水性能检测完毕后,启动蓄水室底部或连通管路中的水泵就可将水再次送回到存水池中,完成地漏的排水和防返水检测和展示。
此外,以上蓄水室或连通管路中还设置有一有色烟雾生成器,当需要检测地漏的防臭性能时,只需要开启有色烟雾生成器在蓄水室或连通管路中产生有色烟雾,观察防返水检测槽中的地漏是否出现烟雾泄露,以次来判断地漏的防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排水孔通过连通管路与安装孔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展示地漏性能的展示柜,包括一个由透明材质构成的展示柜体1,柜体1在高位置设置有排水检测槽2,在低位置设置有防返水检测槽3。
所述排水检测槽2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展示地漏的排水孔21,在本实施中设置为两个,每个排水孔21之间用隔板隔开。
所述防返水检测槽3底部设置有若干安装孔31,每个安装孔31之间用挡板32相互隔开。
所述各排水孔21下方通过蓄水室4或连通管路5与所述的各安装孔32相互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蓄水室4结构,而连通管路5的结构则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直接在展示柜中集成地漏性能测定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在排水检测槽2的排水孔21和防返水检测槽3的安装孔31中安装上待检测地漏9,而后直接往排水检测槽2中加水,并由排水检测槽2的排水孔21中的地漏9流往蓄水室4或连通管路5中,该过程用于检测地漏9的排水性能。而随着排水的进入,蓄水室4或连通管路5中的水位将逐渐上抬,当水位上抬到超过防返水检测槽3的高度时,通过直接观察防返水检测槽3上地漏是否出现返水,就可以检测地漏的防返水性能。
在此,出于使用方便的考虑,所述柜体1顶部设置有存水池6,存水池6出水口上安装有控制阀61与排水检测槽2相互导通。同时蓄水室4底部或连通管路5中设置有水泵7,水泵7的出水管路71与存水池6的上方相通。当在没有或不方便外接管路时,可直接在存水池6中蓄水,使用时直接通过控制阀61往排水检测槽2中注水。而当防返水性能检测完毕后,启动蓄水室4底部或连通管路5中的水泵7就可将水再次送回到存水池6中,实现水的循环使用,避免造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兵,未经张文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5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