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红外辐射活化助燃燃油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5150.6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1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彬;于洪亮;闫锦;郭学平;孙健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建彬 |
主分类号: | F02M27/06 | 分类号: | F02M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张朝元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辐射 活化 助燃 燃油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预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远红外辐射活化助燃燃油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世界能源的紧缺,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燃油的不充分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无法充分利用的燃料,也是对能源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由于燃油碳氢化合物分子间普遍存在的范德华力,使得气缸内的燃油分子聚集成为一个大分子团,而分子团最内部的碳氢分子在短短的行程时段内,还没有机会与氧气充分混合燃烧就被迅速排出汽缸外,不但降低了燃油的燃烧效率,而且形成了污染环境的有害尾气。为了提高燃油燃烧的效率,减少造成大气污染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废气的排放,催化燃烧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具有节能减排,安全高效、操作简单等特点。其还可以应用于各种有机废气的治理。
现有的燃油活化助燃材料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燃油分子团聚的情况,但是由于材料的红外辐射效率不够,使得活化效果不明显,而部分燃油活化助燃材料的生产成本高,不适合推广。
现有的燃油预处理装置结构复杂,预处理效果不佳,并且由于助燃材料成本问题,推广性较差。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远红外辐射活化助燃燃油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红外辐射活化助燃燃油预处理装置,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远红外辐射活化助燃燃油预处理装置,包括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内设有多孔介质,所述多孔介质含有燃油活化助燃材料,所述金属管上端分别设有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均与燃油主通道相连通,所述进油通道上设有单向阀一,所述出油通道上设有单向阀二,所述燃油主通道上设有旁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燃油主通道一端设有燃油进口,另一端设有燃油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内侧均设有金属筛网。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为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远红外辐射活化助燃材料,预处理效果佳,活化效果明显,成本低、易于推广,有效改善燃油分子团聚情况,提高了柴油机燃料的燃烧质量,减少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该装置是实现船舶节能减排的核心设备之一,也可扩展用于车用或其它机械设备的柴油机,其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远红外辐射活化助燃燃油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金属管;2、多孔介质;3、进油通道;4、出油通道;5、燃油主通道;6、单向阀一;7、单向阀二;8、旁通阀;9、燃油进口;10燃油出口;11、金属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远红外辐射活化助燃燃油预处理装置,包括金属管1,所述金属管1为柱状,所述金属管1内设有多孔介质2,所述多孔介质2含有燃油活化助燃材料,所述金属管1上端分别设有进油通道3和出油通道4,所述进油通道3和出油通道4内侧均设有金属筛网11,所述进油通道3和出油通道4均与燃油主通道5相连通,所述燃油主通道5一端设有燃油进口9,另一端设有燃油出口10,所述进油通道3上设有单向阀一6,所述出油通道4上设有单向阀二7,所述燃油主通道5上设有旁通阀8。
具体使用时,无需活化的燃油经从燃油进口9流入,将位于燃油主通道5上的旁通阀8打开,同时关闭进油通道3上的单向阀一6和出油通道4上的单向阀二7,燃油流入燃油主通道5、流经由旁通阀8,并最终从燃油出口10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建彬,未经廖建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5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凸点的防滑除臭新型桌布
- 下一篇:带凹槽的透光透气防滑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