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蟾衣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2459.X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2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强;赵嘉铭;赵东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华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7 | 代理人: | 张玉致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蟾衣分离器,是一种人工采集蟾衣的工具。
背景技术
蟾蜍蜕衣是一种其生理现象,特别是在连续数天饥饿状态下,它会进行蜕衣,将蜕下的蟾衣吃掉,维持自身的生命,在寒冷或干燥环境下当食物充足时,蟾蜍由于干燥难以蜕衣,使蟾衣越积越厚,当遇潮湿环境时,蟾蜍则趁机蜕衣,此时,蟾衣的质量特优,但蟾蜍用肢体蜕衣的过程中,会用爪子将蟾衣送入口中,一边蜕衣一边吞食,所以人工野外采集蟾衣的产量极低,往往夜间发现蟾蜍蜕衣时,捉住蟾蜍,将蟾衣从蟾蜍口内夺出,不仅会伤害蟾蜍,获得的蟾衣也较为破碎;以往技术有一种人工采集蟾衣的方法,是将蟾蜍圈在池中进行饥饿圈养,便于观察和捕捉,由于蟾蜍大部分在夜间凌晨一至四点左右最为安静的时候才会蜕衣,且各蟾蜍的蜕衣时间不尽统一,每个池边都要有专人熬夜看守,当发现某只蟾蜍在蜕衣时,立即下池抢夺,容易惊吓到其它蟾蜍,破坏了蟾蜍的正常生理活动,使蟾衣减产,工作劳累,获得的蟾衣同样较为破碎,连续的饥饿和惊吓导致蟾蜍的死亡率很高,并且池体大多采用水泥池,水泥池碱性大,会破坏蟾衣中的有益物质;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还有一种用药水迫使蟾蜍蜕衣的采集方法,将蟾蜍泡在底部设有网的药水池中,通过药水刺激蟾蜍蜕衣,起网采集,该药水在业内也叫蜕衣素,施用“蜕衣素”类激素药刺激蟾蜍所采到的蟾衣具有毒副作用,并且,在实际应用时,使用蜕衣素在一个月内对一千五百斤蟾蜍进行蜕衣,只获得了数克蟾衣,产量没有提高,并且用蜕衣素获得的蟾衣残缺率高,孔洞多,少有能拼凑完整的蟾衣,其色泽暗淡甚至发黑,手感厚薄不均,软硬不一,有碎片贴补的硬块或局部重叠感,部分蟾衣有被药物侵蚀后产生的泛油的现象,并伴有油味和异味,并且蟾衣中含有的粘液,长时间与网子接触部分蟾衣会粘连现象,无法获得完整蟾衣,需要经常起网查看,容易惊吓蟾蜍,蟾蜍受到惊扰会停止蜕衣,即使蜕下蟾衣,也是碎衣多,甚至取一张蟾衣就要将网抬起,采集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蟾衣分离器,能提高采集的蟾衣质量和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蟾衣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玻璃槽体,玻璃槽体底部设有注水口和排水口,玻璃槽体内装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透明格,各透明格的底部相互连通,玻璃槽体的上方设有夜视摄像头,夜视摄像头通过支架装在玻璃槽体上。
所述的透明格是矩形透明格,矩形透明格的高是45~55厘米、边长是14~16厘米。
所述的透明格是圆形透明格,圆形透明格的高是45~55厘米、内径是14~16厘米。
所述的玻璃槽体内装有水位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
所述的排水口装有活动连接的滤网。
玻璃槽体的下方设有控温板,控温板与玻璃槽体之间设有与注水口连通的集温注水盘管,控温板的周边装有隔温裙板,隔温裙板的上、下端面分别与控温板和玻璃槽体相连。
所述的支架具有摆臂,悬架和底座,摆臂的一端与夜视摄像头固连,摆臂的另一端与悬架的一端铰接,悬架的另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底座的另一端与玻璃槽体活动连接。
所述的摆臂通过摆动驱动电机与悬架铰接,所述的悬架通过转动驱动电机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的摆动驱动电机的工作转速≤0.2转/分钟,转动驱动电机的工作转速≤0.1转/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24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饲养粘虫的化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鹅饲养场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