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0708.1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5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赖作勤;白云;陈晓眠;谢萍;李琪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皇麦世家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级搅拌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存在死角,尤其是牛奶、麦片等粉状物料需要均匀搅拌时,部分物料沉入搅拌机底部而搅拌叶片又无法到达,当这些物料从底部的出料口排出时,经常出现搅拌不均匀,物料上下分层等情况,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全方位均匀搅拌的食品搅拌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搅拌机,搅拌槽1内至少设置一套搅拌装置,转动轴2上均匀分布有搅拌叶片4,转动轴2两端设置有传动轮3,传动轮3内设置凸轮31,转动轴2抵住传动轮3内部并沿着凸轮31外轮廓的形状走动,凸轮31的顶点朝上尖底朝下,使转动轴2走动时对搅拌槽1底部完成探底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轮3通过轴承座5和链轮6连接电机7。
为了防止粉状物料搅拌时结块,所述的搅拌叶片4上均匀分布有向上竖起的小齿41。
为了进一步优化搅拌叶片的使用效果,所述的搅拌槽1侧面安装观察窗11。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槽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8。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槽1的两侧面为U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转动轴和搅拌叶片在凸轮的作用下,完成对搅拌槽的探底动作,探底的同时对搅拌槽底部的粉状粉料进行搅拌,避免物料堆积在搅拌槽底部无法搅拌的情况发生;同时在搅拌叶片上的小齿可将结块的粉状物料打散,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叶片局部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3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搅拌机,搅拌槽1内至少设置一套搅拌装置,转动轴2上均匀分布有搅拌叶片4,转动轴2两端设置有传动轮3,传动轮3内设置凸轮31,转动轴2抵住传动轮3内部并沿着凸轮31外轮廓的形状走动,凸轮31的顶点朝上尖底朝下,转动轴2除了自身完成自转外,还会沿着凸轮31的外轮廓走动,从而完成对搅拌槽1底部的探底动作,传动轴2和传动轮3通过轴承座5和链轮6连接电机7,电机7通过链轮6输出动力。为了进一步优化搅拌叶片的使用效果,所述的的搅拌槽1侧面安装观察窗11,通过观察窗11看到搅拌槽1内的工作情况,同时根据搅拌叶片4的实际搅拌情况,对凸轮31的位置作适当调整,或者更换其他形状的凸轮31。
为了在粉状物料搅拌过程中将其打散,搅拌叶片4均匀分布有向上竖起的小齿41,防止其结块。所述的搅拌槽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8用于将搅拌完成的物料排出。搅拌槽1的两侧面为U状,更加有利于叶片的充分搅拌,去掉两个边角可以有效减少死角出现的情况,有力产品搅拌质量的提高。
工作时,电机7带动搅拌轴1转动,同时使其沿着凸轮31的外轮廓走动,当行至凸轮31的尖底时,搅拌轴1下摆完成对搅拌槽1的探底,将搅拌槽1底部的粉状物料搅起,避免其沉底,搅拌过程中,向上竖起的小齿41可将结块的物料打散,小齿41也可使用相互交错的分布方式,提高打散效率。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皇麦世家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皇麦世家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0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效果好的食品搅拌机
- 下一篇:双级分区喷淋脱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