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钻井平台的燃烧臂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9350.0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邹洁静;许珊娜;季代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奋为船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奋为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02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钻井平台 燃烧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钻井平台,尤其涉及海洋钻井平台燃烧臂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钻井平台在拖航或作业时,由于受到风、浪、流的影响,钻井平台本身会产生六自由度运动。钻井平台本身的运动会对其上面的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即设备会随着钻井平台本身的运动而发生运动。燃烧臂作为钻井平台上试油的重要设备,安装在钻井平台尾部。由于其自身长度长、重量大、重心高,在钻井平台运动时燃烧臂会一起发生运动而发生倾覆的危险,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常规钻井平台在拖航时,燃烧臂的固定通常采用多根钢丝绳与甲板面相连,即五花大绑的方式。此种方法既不安全,绑扎过程非常繁琐,而且也会占用较大的甲板面积和安全通道,存在很大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钻井平台的燃烧臂的固定装置,在平台运动时将燃烧臂稳固地固定在垂直存放位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洋钻井平台的燃烧臂的固定装置,所述燃烧臂通过所述海洋钻井平台尾部的升降结构拉伸/下降至垂直存放位置或者水平工作位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在所述升降结构顶部的支撑平台;
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且开有一槽口的固定支架;所述槽口用于容纳处于垂直存放位置的所述燃烧臂;
设于所述槽口处,用于将所述槽口封闭或者打开的锁紧装置;
将所述燃烧臂从水平工作位置提升至垂直存放位置的提升钢丝绳;以及
设于所述固定支架顶部,对所述提升钢丝绳进行导向的一对导向滑轮。
在上述的海洋钻井平台的燃烧臂的固定装置中,所述固定支架的侧面设有直梯以及罩住所述直梯的护笼。
在上述的海洋钻井平台的燃烧臂的固定装置中,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设有两个眼板,该两个眼板分别作为所述燃烧臂在水平工作位置时垂直主绷绳和垂直辅绷绳的固定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升降结构上设置开有容纳燃烧臂的槽口的固定支架,并通过锁紧装置锁住,使得平台拖运或者运动时,将燃烧臂稳固地固定在槽口内,并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不会过多地占用甲板面积和安全通道。同时,通通过设置直梯和护笼方便人员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固定燃烧臂于存放位置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图的A-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燃烧臂6通过海洋钻井平台尾部的升降结构7进行拉伸/下降,直至垂直存放位置或者水平工作位置。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固定支架2、锁紧装置3、提升钢丝绳4和一对导向滑轮5。
支撑平台1固定在升降结构7的顶部。
固定支架2固定在支撑平台1的水平面上。固定支架2开有一槽口21,该槽口21用于容纳处于垂直存放位置的燃烧臂6。锁紧装置3设于槽口21处,用于将槽口21封闭或者打开。这样,在钻井平台拖航时,即使平台摇摆,燃烧臂6也会稳固的固定在存放位置。
导向滑轮5设在固定支架2顶部,用于对提升钢丝绳4进行导向,使得提升钢丝绳4将燃烧臂6从水平工作位置提升至垂直存放位置。
固定支架2的侧面设有直梯22以及罩住直梯22的护笼23,方便人员维修。
支撑平台1的底部设有两个眼板11,该两个眼板11分别作为垂直主绷绳和垂直辅绷绳的固定点。燃烧臂6在水平工作位置时,垂直主绷绳和垂直辅绷绳各自连接燃烧臂6和一个眼板11。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在钻井平台运动时将燃烧臂稳固地固定在垂直存放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而且不会占用甲板空间和安全通道。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奋为船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奋为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奋为船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奋为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9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柔性支护结构型式
- 下一篇:一种井下双管注水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