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鞍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8765.6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胡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世通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鞍座。
背景技术
自行车虽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其设计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骑乘者抱怨最多的莫过与舒适性的问题。而鞍座是支撑自行车骑乘者体重的主要零部件,其设计对骑乘者的健康和骑行舒适性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舒适性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而在实用性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骑乘者需要挪车时,一般都是手扶车把,另一只手抬起自行车后架,由于车把和后架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大于人两手臂伸直的距离,非常的不方便,而且电动自行车本身车身的重量又很大,如果直接抬起自行车鞍座,容易造成鞍座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鞍座。
本实用新型为更进一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鞍座,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弹簧,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前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壳体的下端靠后的位置,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加强垫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
1.所述支架前端插入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的插座的插孔中。
2.所述加强垫板上设置有槽钢结构。
3.所述支架构成三角形。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可以方便骑乘者挪车,挪车时只需要从车鞍座后抬起就可以,不用一只手扶车把,另一只手抬自行车后架,这样容易造成肌肉拉伤,而抬起自行车鞍座更加方便,而且在鞍座的内侧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上设置有槽钢结构,可以增加鞍座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弹簧;2、加强垫板;3、壳体;4、支架;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鞍座,包括壳体3,与所述壳体3固定连接的弹簧1,与所述弹簧1固定连接的支架4,所述支架4的前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3,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可以方便人抬起的凹槽5,所述凹槽5位于所述壳体3的下端靠后的位置,所述壳体3的下端设置有加强垫板2。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鞍座的壳体3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插座,该插座上具有两个插孔,可以将支架4插入该插孔中,另一端与弹簧1用螺丝连接,该螺丝固定连接于鞍座壳体3上,在鞍座壳体3的后端有一体成型的凹槽,该凹槽仿人手设计,方便人手握持,在壳体3的内侧设置有加强垫板2,在该加强垫板2上设置有槽钢结构,可以增加鞍座的强度,增加使用寿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世通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世通自行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8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主轴盘式伺服卧式加工中心刀库
- 下一篇:膜片式声波清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