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跌水曝气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2814.5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4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于东盛;江郑;陈梁;李有为;唐世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跌水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跌水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设备能有效地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中,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污水处理设备所采用的方法多样如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及生物法,其中生物法采用微生物在污水中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形成新陈代谢过程,进而对污水中的COD、氨氮、磷酸盐等污染物质进行有效去除,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2249431B所公开的垂直流跌水曝气装置,其通过多个跌水复氧槽垂直排列,并在每个跌水复氧槽底部的跌水盘上设置数个开缝,以使得厌氧水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实现充分复氧,利用势能完成预曝气,增加厌氧除水溶解氧浓度。该装置虽结构简单,但对厌氧水源在整个垂直流跌水曝气装置中与空气的接触还可更进一步合理优化,在节约能耗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曝气效率,进而优化污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级跌水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节约能耗的前提下优化了污水处理效果,具有脱氮除磷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级跌水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布水器、该布水器下方的集水槽、及设于该布水器、集水槽之间的数个纳米帘式填料结构,该数个纳米帘式填料结构间隔叠置,且由布水器流向集水槽的水流依次通过该数个纳米帘式填料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帘式填料结构包括有若干自然下垂的帘式曝气条、用于起支撑作用并可组装成多层架体结构的承托边框、设置于该承托边框上且用于定位所述帘式曝气条的若干填料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数个纳米帘式填料结构均水平设置,且相邻纳米帘式填料结构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帘式曝气条包括表面的好氧微生物菌群区和内部的兼氧微生物菌群区。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帘式填料结构上端设有强化去污填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器包括有带穿孔的布水管或/和洒水喷头,在该布水管上设有若干分支;在所述布水管上具有堵头。
进一步的,在所述集水槽上设有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布水器与集水槽之间设置多层纳米帘式填料结构,通过该纳米帘式填料结构的特征,省去了传统曝气装置中的风机结构,节约了能耗,同时,通过该纳米帘式填料结构和强化去污填料层去除水流中的COD、氨氮、磷酸盐等污染物质,使得进入集水槽内的水流可根据排放标准要求直接进入后续构筑物处理或达标排放。因此该多级跌水曝气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节约能耗的前提下优化了污水处理效果,具有脱氮除磷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图2所述多级跌水曝气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布水器1、该布水器1下方的集水槽2、及设于该布水器1、集水槽2之间的数个纳米帘式填料结构6,该数个纳米帘式填料结构6间隔叠置,且由布水器1流向集水槽2的水流依次通过该数个纳米帘式填料结构6。其中,该纳米帘式填料结构6的数量及形成的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流的势能,依次通过数个纳米帘式填料结构6实现对污水的曝气作用,省去了传统采用风机来作为曝气装置,节约了能耗,且该数个纳米帘式填料结构6呈窗帘式下垂结构,延长了污水或厌氧水流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及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曝气效率及曝气质量。
具体地,该纳米帘式填料结构6包括有若干自然下垂的帘式曝气条、用于起支撑作用并可组装成多层架体结构的承托边框4、设置于该承托边框4上且用于定位帘式曝气条的若干填料支架5。根据布水器1与集水槽2之间的水流流量来具体设定纳米帘式填料结构6的数量及尺寸大小,由数个承托边框4组装成多层架体结构比如本图例中的三层或者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的任意层,每层架体结构与纳米帘式填料结构6相对应,填料支架5均布在每层架体结构上,在该填料支架5上悬置有多个帘式曝气条。该帘式曝气条包括表面的好氧微生物菌群区和内部的兼氧微生物菌群区,通过好氧微生物菌群区、兼氧微生物菌群区分别污水中的COD、氨氮、磷酸盐等污染物质进行吸附并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2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曝气中空纤维膜填料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处理富马酸废水的催化氧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