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能源复用暖通热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6207.2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7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黄希玲;李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能 源复用 暖通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利用空气,又能利用水为低温热源制热的双源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双源热泵机组适合于具有水源和空气源双重热源的传统控制模式,结合了水源热泵机组能源利用率高和空气源热泵机组适用范围广的双重特点,但它对不同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不能灵活的实现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在机组中的串并联方式,大多时候处于欠工况运行,导致机组的使用寿命短,不能实现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从而能效比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多能源复用暖通热泵机组,能适应多种环境,并且能根据需求使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实现各自的单独运行和串并联运行,实现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由冷凝器、储液罐、节流装置、水源蒸发器、空气源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和调节阀构成;所述四通换向阀,具有四个阀通道;所述调节阀组包括四个调节阀,分别为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和第四调节阀;所述冷凝器一端通过所述储液罐与所述节流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阀通道相连;连接所述节流装置的回路有两路,一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调节阀、水源蒸发器、第三调节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通道相连,另一路通过所述第二调节阀、空气源蒸发器、第三调节阀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通道相连;所述第四调节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调节阀和空气源蒸发器连接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通道相连;所述的第三调节阀与第四调节阀通过管道交汇成一路并于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阀通道相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一端与四通换向阀第一阀通道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阀通道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所有调节阀的打开与关闭来实现所述水源蒸发器和所述空气源蒸发器在机组中的串并联方式。
有益效果:
本设计在机组的回路中加入了相应的调节阀,以应对各种控制方式或工作条件的需要,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来更改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在机组中的串并联方式,从而使机组运行达到最佳状态,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水源不仅可以和任意参量的空气低温热源混合制热,而且可以和制冷前或制冷后的空气源混合制热,实现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各图中相同部分标号一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器,2.储液罐,3.节流装置,4.第一调节阀,5.第二调节阀,6.第三调节阀,7.第四调节阀,8.水源蒸发器,9.空气源蒸发器,10.气液分离器,11.压缩机,12.四通换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冷凝器1,储液罐2,节流装置3,第一调节阀4,第二调节阀5,第三调节阀6,第四调节阀7,水源蒸发器8,空气源蒸发器9,气液分离器10,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构成;所述四通换向阀12,具有四个阀通道;调节阀组包括四个调节阀,分别为第一调节阀4、第二调节阀5、第三调节阀6和第四调节阀7;冷凝器1一端通过储液罐2与节流装置3相连,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12的第二阀通道相连;连接节流装置3的回路有两路,一路依次通过第一调节阀4、水源蒸发器8、第三调节阀6与四通换向阀12的第四阀通道相连,另一路通过第二调节阀5、空气源蒸发器9、第三调节阀6与四通换向阀12的第四阀通道相连;第四调节阀7的一端与第二调节阀5和空气源蒸发器9连接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12的第四阀通道相连;第三调节阀6与第四调节阀7通过管道交汇成一路并于四通换向阀12的第四阀通道相连接;压缩机11的一端与四通换向阀12第一阀通道相连,另一端通过气液分离器10与四通换向阀12的第三阀通道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所有调节阀的打开与关闭来实现水源蒸发器8和空气源蒸发器9在机组中的串并联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未经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6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