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侧进风双风机型闭式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4682.6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中;何在星;陈利民;徐建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亿能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F28F25/00;F28F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小雪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侧进风双 风机 型闭式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侧进风双风机型闭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CNG加气站或者LNG液化工厂需要采用的冷却塔进行降温,现有的冷却塔一般采用单侧或者底部逆流进风,其进风模式容易形成干点,进风面太长,换热面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换热效率低下;同时传统的冷却塔塔架一般采用钢条斜拉固定,结构复杂,稳固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冷却效率高,节能环保的双侧进风双风机型闭式冷却塔,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侧进风双风机型闭式冷却塔,包括收水箱(1),在该收水箱(1)开口面上设有支撑架(2),在该支撑架(2)底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下框架(3),在两个所述下框架(3)上方分别对应设置有中间框架(4),在该中间框架(4)的上方设置有上框架(5),且该上框架(5)与两个所述中间框架(4)呈品字形结构,所述中间框架(4)和上框架(5)均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上;在两个所述中间框架(4)上表面分别设有冷却器(7),下表面挂接有填料(6),在所述上框架(5)上表面设有抽风系统(8),在所述冷却器(7)靠近所述抽风系统(8)的一侧均设有挡水板(9),该挡水板(9)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上,在每个该冷却器(7)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淋系统(10),该喷淋系统(10)通过管道与所述收水箱(1)相通;在所述支撑架(2)前后侧和左右侧的上部均设置有密闭板(11),在该支撑架(2)左右侧的下部为进风口(12),且该进风口(12)的大小与所述填料(6)进风口的大小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将冷却器(7)与冷却对象的循环水箱串接,启动抽风系统(8),外界的冷空气便从冷却器(7)的上方和填料(6)进风口的的进入塔体,外界冷空气在与冷却器(7)进行冷热交换后通过抽风系统(8)排除,实现冷却的目的;在循环风无法满足冷却要求时,启动喷淋系统(10),在水泵的作用下,将收水箱(1)中的冷却水喷洒在冷却器(7)上,冷却水和冷却器(7)进行热交换后流入到填料(6)中,与外界冷风进行冷热交换,在对冷却水进行降温后流入到收水箱(1)中再次使用,如此循环,增强冷却效果。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
所述冷却器(7)由安装架和换热盘管组成,该换热盘管由紫铜、不锈钢或碳钢管制成制成,加工方便,耐腐蚀性强,换热效果好。
所述换热盘管为至少两层,且每层倾斜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使其在本实用新型不使用的状态时,换热盘管中的水可以充分排出,延长换热盘管的使用寿命。
所述抽风系统(8)包括风筒、网罩和风机,其中风机为两台并排设置,可根据使用需求,选择性开启风机的数量,同时抽风更加均匀,噪音更小。
所述填料(6)采用薄膜式填料,且进风格为蜂窝状结构,能有效阻挡外界杂物进入填料内部,也可防止在低温天气下,填料中的冷却水挂冰。
所述支撑架(2)、下框架(3)、中间框架(4)和上框架(5)均采用槽钢制成,采用槽钢安装方便,稳固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整体结构简单,采用槽钢制成框架结构,安装方便,稳定牢固,将整个冷却塔的部件紧密的集中安装在在支撑架上,集成化程度高,实现了撬装结构,方便运输和安装,同时连接管路更少,成本更低;其中填料挂接在中间的下表面,拆卸方便,可有效减少维修维护费用;采用独立的左右两套冷却系统,在一组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另一组还能正常工作,使其本实用新型更加稳定;外界空气分别从冷却塔的两侧和上方进入,使其冷却器的盘管无干点,换热面积得到了充分利用,换热效率更高;在冷却器与抽风系统间设置挡水板代替传统冷却塔中的收水器,结构简单,成本更低,同时可让上方进入的冷风可进入填料中进行循环,加长了循环通道,换热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双侧进风双风机型闭式冷却塔,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收水箱1,在该收水箱1开口面上设有支撑架2,在该支撑架2底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矩形的下框架3,在两个所述下框架3上方分别对应设置有中间框架4,该中间框架4与下框架3相对平行设置,在该中间框架4的上方设置有上框架5,且该上框架5与两个所述中间框架4呈品字形结构,所述中间框架4和上框架5均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上,其中支撑架2、下框架3、中间框架4和上框架5均采用槽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亿能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亿能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氟磺草胺的改进合成方法
- 下一篇:框架式带内置水箱的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