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区间隧道电缆固定卡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4313.7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3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白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岩 |
主分类号: | H02G9/08 | 分类号: | H02G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昌平区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区间 隧道 电缆 固定 卡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固定卡子,特别是用于地铁地下区间隧道内,隧道壁两侧的电缆固定。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地下区间隧道内电缆固定通常采用传统式固定卡子,即普通通丝螺杆U型卡与螺母固定,其缺陷是施工起来工程量大,施工程序复杂,因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安全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便捷的电缆固定方式,它是通过采用特定的固定卡子及槽钢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帮助施工单位在地下区间施工量大,施工工序复杂,施工空间紧密的情况下,方便快捷的完成大量电缆敷设工作。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电缆敷设工作更加便捷且牢靠,达到安全、质量、工期整体上升优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电缆固定卡子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卡子呈U形状,具有两个端头,连接部分和本体,所述端头为正十二面体,直径为10mm,所述连接部分呈圆柱状,直径为6mm,所述本体呈U形状,直径为10mm,所述两个端头的中心间距为37mm。所述卡子通过与地铁区间隧道内铺设的槽钢配合连接,以固定电缆。所述槽钢上设有多对孔,所述多对孔中的每对孔包括两个直径为11mm的大圆孔,且在每个所述大圆孔的下方设有直径为6.5mm的小圆孔,所述每对孔中的两个相邻大圆孔之间的圆心距为37mm,两个相邻小圆孔之间的圆心距为37mm。所述槽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铁区间隧道侧壁上。所述卡子整体浇铸一次成形。所述卡子需热浸镀锌。。
本实用新型电缆固定U形卡子的效果是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现场安装方便,安全牢固,节约空间,省时省力,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电缆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U形固定卡子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配套槽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U形固定卡子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U形固定卡子与配套槽钢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说明书附图1中,槽钢上开直径为11mm的大圆孔5,紧贴着大孔5开直径为6.5mm的小圆孔7,且第一个大圆孔5与第二个大圆孔6圆心距为37mm,第一个小圆孔7与第二个小圆孔8圆心距同样为37mm。地铁区间隧道内的槽钢是开孔向外固定在隧道侧壁上的。
参考说明书附图2中,本体3直径为10mm的螺杆,端头1为直径为10mm的正十二面体,连接部分2为直径6mm的螺杆。且端头1与端头4中心间距为37mm。
参考说明书附图3中,U型卡穿上电缆之后,U型卡的端头1和端头4分别插入大孔5和大孔6后,向下用力使U型卡的连接部分滑入小孔7和小孔8,此时U型卡向下及左右两个方向均不能移动,从而把电缆固定在槽钢上。
该U型卡安装后能保证电缆牢固,不易损伤,而且加工运输方便,并能有效提高施工的效率,能够保证实际工程所需,安全可靠。
在实际工程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经设计进行强度验算和受力分析,确定U型卡的材料厚度,调整U型卡规格及开孔直径便能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
为了进一步保证所属U型卡的强度要求,结构件整体浇铸一次成形。
为了进一步保证所属U型卡和槽钢的耐久度和防腐要求,结构件均热浸镀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岩,未经张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高散热一体化陶瓷灯杯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危急情况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