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井末端锁口门架支护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2710.0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3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勇;高雷州;王伟;张海龙;郭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28;E21D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井 末端 锁口门架 支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斜井末端锁口门架支护。
背景技术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西铁车2号隧道起讫里程为DK1076+119~1083+970,全长7851m。隧道穿越花岗岩、灰岩和灰岩夹页岩。灰岩区岩溶具有不发育至发育,对工程的影响程度较大,特别是隧道应考虑岩溶水突水问题,部分地段存在岩溶问题。进口至斜井方向掘进过程中沿隧道掘进方向隧道顶部地表出露为灰岩,底部为花岗岩。由于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同时侵入上方灰岩造成节理裂隙较发育,富含地下水可能性较高。在花岗岩与灰岩侵入地段较易发生突水、突泥现象,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支撑性能更好的斜井末端锁口门架支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斜井末端锁口门架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斜井末端锁口的拱形锁口钢架,锁口钢架两脚各通过锁脚锚管与地面固定,所述的锁脚锚管与锁口钢架焊接固定,锁口钢架顶部焊接有横梁,且横梁两端螺栓连接有立柱,所述的立柱和横梁之间设有斜撑。
通过拱形锁口钢架对斜井末端锁口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横梁、立柱和斜撑对整体进行加强,使得支撑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斜井末端锁口门架支护中,所述的锁口钢架采用工20工字钢密排,共有2榀。
因此整体稳定性更高。
在上述的一种斜井末端锁口门架支护中,锁口钢架两脚各通过不少于4根φ42锁脚锚管与地面固定。
因此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在上述的一种斜井末端锁口门架支护中,所述的横梁、立柱和钢斜撑分别为I20a型钢横梁、I20a型钢立柱和I20a型钢斜撑。
在上述的一种斜井末端锁口门架支护中,所述的横梁通过2根φ42小导管与锁口钢架焊接固定。
采用现有标准件易于取材。
在上述的一种斜井末端锁口门架支护中,所述的锁口钢架上喷射覆盖有25cm厚混凝土。
因此整体架设后,通过混凝土覆盖起到加强稳定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拱形锁口钢架对斜井末端锁口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横梁、立柱和斜撑对整体进行加强,使得支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支护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锁口钢架;
2、横梁;
3、立柱;
4、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斜井末端锁口门架支护,包括作为斜井末端锁口的拱形锁口钢架1,锁口钢架1两脚各通过锁脚锚管与地面固定,锁脚锚管与锁口钢架1焊接固定,锁口钢架1顶部焊接有横梁2,且横梁2两端螺栓连接有立柱3,立柱3和横梁2之间设有斜撑4。
进一步的,锁口钢架1采用工20工字钢密排,共有2榀。锁口钢架1两脚各通过不少于4根φ42锁脚锚管与地面固定。横梁2、立柱3和钢斜撑4分别为I20a型钢横梁2、I20a型钢立柱3和I20a型钢斜撑4。横梁2通过2根φ42小导管与锁口钢架1焊接固定。锁口钢架1上喷射覆盖有25cm厚混凝土。
通过拱形锁口钢架1对斜井末端锁口进行支撑,以及通过横梁2、立柱3和斜撑4对整体进行加强,使得支撑效果更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锁口钢架1、横梁2、立柱3、斜撑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2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自行车中的踏板传动机构
- 下一篇:助力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