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跑步计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2297.8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1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新;李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晶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4 | 分类号: | G07C1/24;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跑步 计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跑步计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跑步计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跑步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类体育赛事,如马拉松长跑、铁人三项或者滑雪比赛等;设备复杂、造价昂贵,并且设备较多、较大,不便于携带。例如,现有系统通常由计时主机、芯片卡、地毯天线、侧板天线、电源系统构成。在比赛的起点线放置一套天线、读卡器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在比赛的终点线放置另一套天线、读卡器及控制系统。当发令枪响,运动员开始出发,发令的声音信号启动系统定时器开始计时,但由于参赛运动员众多,多至几百乃至上万人,这些运动员不可能同时在一条起跑线上,其离开起跑线就存在时间差,为此,每当每名运动员经过起跑线处的天线时,控制系统接收到该运动员携带读卡器发出的特征信息,并记录下通过时的对应时刻,传给控制计算机存储。当运动员跑完全程,到达终点时,位于终点线处的天线接收每位到达终点运动员携带读卡器发出的信号,经控制系统处理后,确认运动员的身份,并记录下对应时刻,传给控制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处理,从而计算出运动员的成绩及相应名次。计圈功能的实现对于在田径场、滑冰场等场内进行的中、长距离比赛,运动员要在场内行进几圈到几十圈,需要记录运动员行进的圈数,以便确认运动员是否跑完全程。为此在终点线安装一套系统天线及读卡器,并给每个运动员携带能发出不同特征信息的感应卡,当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起跑后,运动员每经过一次终点线时,位于终点线处的天线接收到运动员携带的感应卡发出的信号,经读卡器处理后,识别出该位运动员的身份,并记录下相应圈数,从而完成了自动记录所有参赛运动员行进圈数的目的。现有的计时系统非常臃肿,不仅体积庞大而且价格昂贵,不能方便地随时随地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便携式跑步计时器,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实现简单便携、随时随地的跑步计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跑步计时器,该便携式跑步计时器包括:一个或多个RFID卡和用于读取所述一个或多个RFID卡的RFID读卡器,所述RFID读卡器包括后座和呈喇叭形的前部,其中,所述后座的下表面上具有螺孔,所述后座的后表面上端安装有第一挂钩,所述后座的表面上还留有电源接口;移动直流电源,所述移动直流电源的上端安装有用于挂在第一挂钩上的第二挂钩,所述移动直流电源还具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接入所述电源接口;三脚架,所述三脚架包括云台,所述云台上具有螺钉,所述螺钉能够旋入所述RFID读卡器后座的下表面的螺孔中从而使得RFID读卡器固定至所述三脚架;以及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至所述RFID读卡器的平板电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所述移动直流电源的下端具有可拆卸的弹性缓冲凸块,当将移动直流电源通过第二挂钩悬挂至所述RFID读卡器的第一挂钩时,所述弹性缓冲凸块处于所述移动直流电源和所述RFID读卡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三脚架还包括连接至所述云台的竖直中杆,所述竖直中杆的下端具有重物钩以悬挂重物,所述竖直中杆的中部滑动且旋转地连接三个可伸缩支撑腿,所述三个可伸缩支撑腿的每一个的底部都具有垫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RFID读卡器内具有读卡芯片、与读卡芯片相连的存储器以及第一无线模块;所述平板电脑具有与第一无线模块可通信地连接的第二无线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均为WIFI模块。
由此可见,本方案通过可分离的三脚架、RFID读卡器、移动直流电源、平板电脑达到了计时器的便携性,可灵活地根据需要随意设置在跑道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系统臃肿造价高昂配置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携式跑步计时器安装好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实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跑步计时器安装好时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便携式跑步计时器包括RFID读卡器101、移动直流电源102、三脚架103、一个或多个RFID卡以及平板电脑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晶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晶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2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