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速绞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9610.2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2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硕毅;刘彦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硕毅 |
主分类号: | B66D1/74 | 分类号: | B66D1/74;B66D1/12;B66D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双速绞盘是应用电机和变速箱组成的拖拉工具,变速箱的速比可以通过离合手柄改变,实现工作快慢速度调整,属机电一体化产品领域。
背景技术
绞盘一般是由电机、油马达、汽马达等输出动力,经过大速比变速箱后,带动绳筒转动来工作的,速度都一般都只有2米/分钟到10米/分钟,通过使用不同变速比的变速箱可以得到不同的工作速度,也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电机,在不同负载下有不同的速度,永磁电机速度相对慢,串激电机在轻载时速度相对快。
现有绞盘一般只有一种变速比,通过离合手柄,可以得到空档自由放绳,实际上在轻负载时是需要快速的,但一般绞盘难以实现。
绞盘是一个简单工具,操作离合手柄也要求简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绞盘轻负载能快速工作,离合手柄操作简单,本发明提供的双速绞盘,通过离合手柄,能简单转换变速箱速比,有高速档、空档和低速档,满足不同工作速度需求。
本发明的双速绞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电机、绳筒、变速箱、斜口块、拨动销、二级联齿板、离合销、拨动轮、滑块、偏心销、二级内齿圈、离合手柄、离合定架、刹车块、和刹车板。在偏心销和拨动轮间有滑块,在变速箱后盖内有斜口块,在拨动轮和二级内齿圈间有离合销,通过离合手柄的转动,偏心销推动滑块移动和拨动轮转动,经拨动销和斜口块作用,拨动轮可左右移动,使离合销进出二级联齿板和离合定架,从而二级行星轮不变速输出、二级行星轮空档无输出和二级行星轮变速输出,实现电机和绳筒变速输出。离合定架、刹车块和刹车板组成自动刹车系统。
本发明产品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同负载下,可以使用绞盘不同的变速比,使用绞盘按需要速度工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产品的各零部件都经过较为详细计算后是能满足上述性能要求,本发明零部件少,经样机试制及试运行,性能可靠,实用性好。通过二级内齿圈和二级联齿板及离合定架作用变速,具备新颖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变速箱后盖侧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离合定架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1.电机,2.绳筒,3.变速箱,31.斜口块,32.拨动销,33.二级联齿板,34.离合销,35拨动轮,36.滑块,37.偏心销,38.二级内齿圈,39.离合手柄,40.离合定架,41.刹车块,42.刹车板,43.变速箱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双速绞盘,如附图1所示,它包括:电机(1)、绳筒(2)、变速箱(3)、斜口块(31)、拨动销(32)、二级联齿板(33)、离合销(34)、拨动轮(35)、滑块(36)、偏心销(37)、二级内齿圈(38)、离合手柄(39)、离合定架(40)、刹车块(41)、刹车板(42)和变速箱后盖(43)。在偏心销(37)和拨动轮(35)间有滑块(36),在变速箱后盖(43)内有斜口块(31),在拨动轮(35)和二级内齿圈(38)间有离合销(34),转动离合手柄(39),偏心销(37)推动滑块(36)和拨动轮(35)转动,经拨动销(32)和斜口块(31)作用,拨动轮(35)可左右移动,使离合销(34)进出二级联齿板(33)和离合定架(40),从而二级行星轮不变速输出、二级行星轮空档无输出和二级行星轮变速输出,实现电机(1)和绳筒(2)变速输出。离合定架(40)、刹车块(41)和刹车板(42)组成自动刹车系统。
离合销(34)在二级内齿圈(38)孔内,离合销(34)槽卡在拨动轮(35)台阶上,通过拨动轮(35)的移动,离合销(34)可以在二级内齿圈(38)孔内移动,同时离合销(34)可以有轴承滚珠的作用。
变速箱后盖(43)设有6处槽口,如附图2所示,内均布3处斜口块(31),可确保拨动轮(35)左右移动平稳。
离合定架(40)均布有6处槽口,如附图3所示,二级联齿板(33)也均布有6处外槽口,便于离合销(34)进出。
本发明产品通过测试,简单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硕毅,未经刘硕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9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