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9030.3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2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军;康俊梅;龙瑞才;杨青川;郭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F11/04 | 分类号: | A01F11/04;A01F12/18;A01F1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裴红美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花苜蓿 专用 滚筒 脱粒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紫花苜蓿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我国苜蓿种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2014年进口0.25万吨,同比增加30.91%,是2011年进口量的6.4倍,进口金额1283.5万美元,同比增加43.16%,苜蓿种子价格飙升至50元/千克以上。在市场需求的有力带动下,许多种子生产企业、农户扩大了苜蓿种子生产田的面积,全国专业化的苜蓿种子田2013年已增加至57.5万亩,年产量2.7万吨。但是,由于我国的苜蓿产业发展刚刚起步,专业的种子生产设备十分匮乏。一方面,进口的苜蓿种子收获加工设备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很难满足国内实际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的苜蓿种子收获过程主要是利用割晒机或改装后的国产小麦联合收割机完成的。由于苜蓿荚果的结构特性与小麦完全不同,因此,收获机械并未使苜蓿荚果与种子彻底分离,导致后续的种子清选过程中易发生输送管道堵塞、种子损失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种子生产企业和农户的经济收益和生产积极性。因此,亟待研究一种紫花苜蓿荚果破壁与种子脱粒的专用设备,使种子完全脱落,从而为后期的清选环节做好准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紫花苜蓿荚果破壁与种子脱粒的专用设备,可大大提高后续苜蓿种子清选过程的工作效率并显著降低种子损失率。
一种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脱粒滚筒,驱动装置、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脱粒滚筒包括壳体和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主轴、固定轮、连接杆和钉齿;所述主轴的两端与所述壳体为活动连接,沿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轮,多个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固定轮上,在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多个所述钉齿,所述钉齿处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壳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其中,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上壳体的截面为圆心角为110°的扇形结构,下壳体的截面为圆心角为250°的扇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其中,所述上壳体的侧壁由铁板包裹而成,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为网筛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其中,所述固定轮为4个,沿所述主轴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两侧的两个固定轮为圆形板状结构,固定在所述主轴上,在所述圆形板状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中间的两个所述固定轮为中空的环状结构;所述连接杆为6个,均为水平设置,6个所述连接杆沿所述固定轮的圆周等距固定在所述固定轮上;所述壳体、所述固定轮和所述主轴为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其中,在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16个所述钉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其中,所述上壳体由熟铁制成,所述下壳体和所述搅拌装置均由铸铁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其中,所述壳体的直径为0.76m,长度为1.20m;下壳体的网筛结构的筛孔直径为4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其中,所述主轴的直径为0.05m,长度为1.4m;所述固定轮的直径为0.54m,相邻两个所述固定轮之间的距离为0.4m;所述连接杆长度为1.2m;所述钉齿的高度为8cm,在同一个所述连接杆上的相邻两个所述钉齿之间的距离为0.08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其中,所述钉齿的顶端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cm。
本实用新型紫花苜蓿专用滚筒脱粒设备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专用设备第一次利用特定的机械结构并通过适当的机械力破坏紫花苜蓿种子与荚果的自然结合,使种子与荚果皮分离,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紫花苜蓿种子脱粒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①所述专用脱粒系统综合利用了冲击脱粒和揉搓脱粒的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紫花苜蓿荚果与种子分离的比例。近三年的种子生产实践表明,一次粉碎处理后,苜蓿荚果的破壁率达到95%以上,种子与荚果完全分离的比例达到92%以上。而普通的穗粒脱粒装置由于单一利用冲击脱粒的方式,荚果破壁率不足40%,必须进行多次反复脱粒处理才能满足后续开展种子分离、清选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9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脱粒机360度轴流反转变速滚筒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实用的水稻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