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聚酯瓶片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7979.X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3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赖明明;张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濠锦化纤(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06 | 分类号: | B29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35030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聚酯瓶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聚酯瓶片脱水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再生聚酯瓶片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属于循环经济范畴,每回收1吨的聚酯饮料瓶可节约6吨石油,减少3吨的碳排放,节省3立方米的填埋空间,因此再生饮料瓶的回收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扶持。
再生聚酯瓶片回收过程中需要脱水,目前行业中均采用立式脱水机,通过网筒高速旋转并通过定子上的螺旋叶片的反作用下,水分由于离心力从网筒中滤出,瓶片在螺旋叶片作用下向上运动并从出料口甩出。但是由于网筒高速旋转并与瓶片强力摩擦,需要承受很大的离心力,因此网筒壁比较厚,网孔孔径及间距大,易被瓶片中的粉末料堵塞,造成成品水分不均匀,同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粉末料损耗。传动系统在低端,由于瓶片脱水中含有较多的泥沙和粉末料,很容易导致传动轴承部位维修率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再生聚酯瓶片脱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结构合理,叶片与辊轴采用凹槽式连接便于拆卸,当物料从进料口进入脱水机后,在螺旋叶片作用下连续向前走,同时水分、细小泥沙等杂质从网孔中被甩出进入收集斗,由于内层网孔采用很薄的细小的网孔,网孔不易堵塞,因此成品水分均衡,且较大的物料不易从网孔中漏出,极大的减少损耗。同时外层加强网筒能有效保护内层网筒在受力情况下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再生聚酯瓶片脱水装置,包括机箱,支撑架,进料口,下料口,辊轴和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轴二端通过独立悬挂式轴承固定在支撑架上,其中一端通过旋转轮与旋转电机连接,所述的辊轴上设有若干叶片,所述的叶片通过螺栓与辊轴上的凹槽式固定座连接,所述的机箱内位于辊轴外部设有网筒,所述的网筒采用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网筒和外层加强网筒,所述的内层网筒厚度比外层加强网筒厚度薄,所述的双层网筒上都均布脱水孔,所述的内层网筒脱水孔孔径比外层网筒脱水孔孔径小。
所述的叶片均布且呈螺旋状,顶端设置有耐磨套。
所述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分别分布在机箱的二端。
所述的机箱底部设有废料出口,所述的废料出口呈锥状,与机箱底部连通。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嵌入式叶片,拆卸方便;
(2)、采用双层网筒设计,脱水效果均衡,损耗少;
(3)、采用两侧独立悬挂式轴承,维修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辊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再生聚酯瓶片脱水装置,包括机箱1,支撑架2,进料口11,下料口12,辊轴4和旋转电机3,所述的辊轴4二端通过独立悬挂式轴承21固定在支撑架2上,其中一端通过旋转轮与旋转电机3连接,所述的辊轴4上设有若干叶片5,所述的叶片5通过螺栓与辊轴4上的凹槽式固定座41连接,所述的机箱1内位于辊轴4外部设有网筒6,所述的网筒6采用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网筒和外层加强网筒,所述的内层网筒厚度比外层加强网筒厚度薄,所述的双层网筒上都均布脱水孔,所述的内层网筒脱水孔孔径比外层网筒脱水孔孔径小;所述的叶片5均布且呈螺旋状,顶端设置有耐磨套51;所述的进料口11与出料口12分别分布在机箱的二端;所述的机箱1底部设有废料出口13,所述的废料出口13呈锥状,与机箱1底部连通;叶片与辊轴采用凹槽式连接便于拆卸,当物料从进料口进入脱水机后,在螺旋叶片作用下连续向前走,同时水分、细小泥沙等杂质从网孔中被甩出进入收集斗,由于内层网孔采用很薄的细小的网孔,网孔不易堵塞,因此成品水分均衡,且较大的物料不易从网孔中漏出,极大的减少损耗。同时外层加强网筒能有效保护内层网筒在受力情况下不易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濠锦化纤(福州)有限公司,未经濠锦化纤(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7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