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7051.1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线缆 线上 中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力线缆安装时,特别是长距离安装时,工人通常需要预先在牵引钢缆上固定铁丝绞成的铁圈,用以支撑需要引导的电力线缆。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拆卸,安装十分麻烦,还造成铁丝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所述的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包含一对可相对转动的中继支架,所述的中继支架通过一连接支架与一挂钩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的中继支架包含一“U”字形的支架主体,所述的支架主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凸缘,其另一端设有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凸缘,所述的第一连接凸缘上设有一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的第二连接凸缘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的连接支架包含一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横杆和一纵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横杆,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杆分别贯穿所述的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的第一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限位盘头,所述的第二连接横杆的顶部设有一贯穿的连接螺孔,所述的挂钩包含一钩杆和一弯曲的钩头,所述的钩杆的底部设有一连接螺头,所述的连接螺头与所述的连接螺孔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中继支架、连接支架和挂钩均为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的优点是:使用时,使用者在进行长距离的电力线缆安装时,只要根据需要将挂钩直接悬挂到牵引钢缆上,并将需要牵引的电力线缆分别贯穿中继支架的支架主体内,由于中继支架可以自由转动,这样,当电力线缆进行进线时,能自动适应不同的进线方向,灵活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者可以根据安装距离的长短来选择悬挂多个中继器,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的中继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2、中继支架;21、支架主体;22、第一连接凸缘;23、第二连接凸缘;24、第二连接通孔;25、第一连接通孔;3、连接支架;31、第一连接横杆;32、限位盘头;33、第二连接横杆;34、连接螺孔;4、挂钩;41、钩杆;42、钩头;43、连接螺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线缆线上中继器1包含一对可相对转动的中继支架2,该中继支架2通过一连接支架3与一挂钩4可拆卸地相连接,该中继支架2包含一“U”字形的支架主体21,该支架主体2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凸缘22,其另一端设有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凸缘23,该第一连接凸缘22上设有一第一连接通孔25,该第二连接凸缘23上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通孔24,该连接支架3包含一横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横杆31和一纵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横杆33,该第一连接横杆31分别贯穿该第一连接通孔25和第二连接通孔24,该第一连接横杆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限位盘头32,该第二连接横杆33的顶部设有一贯穿的连接螺孔34,该挂钩4包含一钩杆41和一弯曲的钩头42,该钩杆41的底部设有一连接螺头43,该连接螺头43与该连接螺孔34相配合。
该中继支架2、连接支架3和挂钩4均为不锈钢制成。
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者在进行长距离的电力线缆安装时,只要根据需要将挂钩4直接悬挂到牵引钢缆上,并将需要牵引的电力线缆分别贯穿中继支架2的支架主体21内,由于中继支架2可以自由转动,这样,当电力线缆进行进线时,能自动适应不同的进线方向,灵活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者可以根据安装距离的长短来选择悬挂多个中继器1,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7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