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戗杆固定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5110.1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6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为;孔庆杰;常宗学;孙金玉洁;胡林德;都成业;桑锐;宫在武;李书锋;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20 | 分类号: | E04H12/2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强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戗杆固定强化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属于配电线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戗杆固定广泛应用于城镇人口稠密、线路走廊紧张区域,由于地形限制无法安装拉线,10kV配电线路部分转角杆、T接杆、终端杆多采用戗杆固定方式,尤其在城区线路走廊紧张情况下,戗杆固定的安装方式较为普遍,目前戗杆固定主要采用半圆抱箍固定延长环链接方式,该方式存在强度不足,稳定性差,戗杆固定端易发生上下及左右位移,造成主杆倾斜和戗杆歪斜的缺陷,极易发生倒杆事故。
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延长环固定方式只针对电杆横向受力情况下,戗杆能发挥固定作用,而在施工过程及日常运行中,戗杆极易受到纵向及垂直力的作用,造成在运行过程中,戗杆发生固定端上下及左右位移的缺陷。一旦发生戗杆固定端的上下及左右位移,对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隐患,隐患处理必须经停电处理,处理难度大,时间长,给供电公司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戗杆固定强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戗杆固定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铁和戗杆固定架,顶铁由角铁和U型抱箍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戗杆固定架由两个“﹀”型固定架和4个串钉连接构成,两个“﹀”型固定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4个串钉,“﹀”型固定架的夹角α为150°。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U型抱箍(1-2)为190mm的U型抱箍,角铁(1-1)为∠63*6*230mm角铁,“﹀”型固定架(2-1)为由∠63*6*634mm角铁制成的固定架,串钉(2-2)为18*320mm串钉。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原有戗杆固定装置强度不足,稳定性差,特别是在运行过程极易发生上下及左右位移的缺陷。其具有:
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整个戗杆固定装置由三根角铁,一个U型抱箍,四个串钉组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配电线路所有情况下的T接及终端电杆的戗杆固定。
3.机械强度增加,固定牢靠。顶铁防止戗杆发生上下位移,两个“﹀”型固定架防止戗杆发生左右位移,戗杆固定的强度远高于原来的半圆抱箍加延长环的固定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戗杆固定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戗杆固定强化装置(参见图1-图3),它包括顶铁1和戗杆固定架2。顶铁1由角铁1-1和U型抱箍1-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戗杆固定架2由两个“﹀”型固定架2-1和4个串钉2-2连接构成,两个“﹀”型固定架2-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4个串钉2-2,“﹀”型固定架2-1的夹角α为150°。其中顶铁1是由一条190mm的U型抱箍和一条∠63*6*230mm的角铁制成,安装于戗杆3与主干4固定点上端,主要作用是防止戗杆发生上下位移。“﹀”型固定架2-1由∠63*6*634mm角铁制成,安装于戗杆3与主干4固定点上端,使用4条18*320mm串钉2-2固定,主要作用是防止戗杆发生左右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烟台市牟平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5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独立、可与汽车侧门或尾门连成一体的可折叠帐篷
- 下一篇:一种螺杆延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