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送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2943.2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莉;骆阳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9/00 | 分类号: | B26D9/00;B26D7/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动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制造领域中,金属体通常需要放入模具中成型塑胶体,在成型塑胶体时,多个金属体通常是采用料带一体成型连接,然后将多个金属体一并放入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塑胶体一般带有余料,此时,需要去除余料,还要将一连串的金属体进行分段裁切。现有技术中,余料的去除以及金属体的分段裁切均采用人工完成,其效率低,耗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送料机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人工去除余料和分段裁切存在效率低、耗费人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送料机构,包括有基座、活动板、驱动装置以及输送装置;该基座上设置有送料槽和下料槽,送料槽横向穿过下料槽;该活动板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基座上,活动板位于送料槽的上方,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冲头和切刀,该冲头位于下料槽的正上方并与下料槽相适配,该切刀位于冲头的前侧;该驱动装置设置于基座上并带动活动板上下活动;该输送装置设置于基座上并位于冲头和切刀之间的下方,输送装置包括有转轴、电机和齿盘,该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该齿盘设置于转轴上随转轴转动,该齿盘伸入送料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槽为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该下料槽为一个,两送料槽均连通下料槽,对应地,该切刀亦为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该齿盘为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包括有基板和顶板,前述送料槽和下料槽均设置于基板上,该顶板位于基板的上方,顶板与基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杆,前述驱动装置设置于顶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板上竖向设置有导杆,该活动板上设置有导孔,该导杆插装在导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该气缸固定在顶板上,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输送装置输送加工件,并配合驱动装置带动活动板上下活动,使得冲头冲去塑胶体的余料,同时切刀对加工件进行分段裁切,取代了传统之人工作业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耗费。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再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加工件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基座11、基板
12、顶板13、支撑杆
14、导杆101、送料槽
102、下料槽20、活动板
21、导孔30、驱动装置
31、活塞杆40、输送装置
41、转轴42、电机
43、齿盘51、冲头
52、切刀60、加工件
61、金属体62、塑胶体
63、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基座10、活动板20、驱动装置30以及输送装置40;
该基座10上设置有送料槽101和下料槽102,送料槽101横向穿过下料槽102。
该活动板2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基座10上,活动板20位于送料槽101的上方,活动板20的底部设置有冲头51和切刀52,该冲头51位于下料槽102的正上方并与下料槽102相适配,该切刀52位于冲头51的前侧。
该驱动装置30设置于基座10上并带动活动板20上下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基座10包括有基板11和顶板12,前述送料槽101和下料槽102均设置于基板11上,该顶板12位于基板11的上方,顶板12与基板11之间连接有支撑杆13,前述驱动装置30设置于顶板12上,该基板11上竖向设置有导杆14,该活动板20上设置有导孔21,该导杆14插装在导孔21中。并且,该驱动装置30为气缸,该气缸固定在顶板12上,气缸的活塞杆31与活动板20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2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包
- 下一篇:滚刀刀片切割面铲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