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卸扣精加工的工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2832.1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1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褚德华;马雪;高铭;陆汝华;臧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江正茂锚链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Q3/06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精加工 工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用链及系泊链附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卸扣精加工的工装结构,特别适用于系泊链的连接。
背景技术
旋转卸扣是与锚杆或锚卸扣相连接的具有转动功能的卸扣,该产品的设计是为了防止锚链铰扭而连接的可转动部件。
现有技术的旋转卸扣精加工工艺流程为:坯料平面加工至图纸要求尺寸→工件划线→工件中间铣槽→本体端面镗喇叭孔→先镗一个销孔→再镗第二个孔→铣加工工件形状至图纸规范要求;加工工艺步骤较多,加工中需要使用的工装夹具多,工件加工过程中需频繁调面,加工过程累积误差较大,对产品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卸扣精加工的工装结构,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为“Π”形结构,支架设置在工作床面的外圈,支架顶板设置有动力部位A,支架左侧板上设置有动力部位B,支架右侧板上设置有动力部位C;动力部位B与动力部位C对称布置;工作床面上设置有夹具,工件安装在夹具底板上,夹具底板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夹具侧板,夹具侧板位于工件的前部及后部,两侧夹具侧板上的定位螺栓分别与工件的前表面及后表面接触。
所述的动力部位A位于加工部位A的上方。
所述的动力部位B位于加工部位B的左侧。
所述的动力部位C位于加工部位C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解决了复杂型面加工的难题,减少原来的多次装夹、二次对刀的过程,确保了加工精度,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装夹示意图。
图中:1.动力部位A;2.加工部位A;3.动力部位B;4.加工部位B;5.工作床面;6.动力部位C;7.加工部位C;8.工件;9.支架;10.夹具;1001.夹具侧板;1002.夹具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旋转卸扣精加工的工装结构,包括支架9,所述的支架9为“Π”形结构,支架9设置在工作床面5的外圈,支架9顶板设置有动力部位A1,支架9左侧板上设置有动力部位B3,支架9右侧板上设置有动力部位C6;动力部位B3与动力部位C6对称布置;工作床面5上设置有夹具10,工件8安装在夹具底板1002上,夹具底板1002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夹具侧板1001,夹具侧板1001位于工件8的前部及后部,两侧夹具侧板1001上的定位螺栓分别与工件8的前表面及后表面接触;所述的动力部位A1位于加工部位A2的上方;所述的动力部位B3位于加工部位B4的左侧;所述的动力部位C6位于加工部位C7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双立柱数控铣床的五座标控制系统,可五轴联动,也可同时在两个轴对称的空间进行铣、镗、钻等工序,有效的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生产效率是原加工工序的四倍,解决了复杂型面加工的难题,减少原来的多次装夹、二次对刀的过程,确保了加工精度,保证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江正茂锚链附件有限公司,未经靖江正茂锚链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2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能发电氨水循环空调
- 下一篇:一种工业空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