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立袋袋底膜对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2825.1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4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艺聪;蒋荣华;林加寿;林兆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芳远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1/36 | 分类号: | B31B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1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立 袋袋底膜 对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立袋生产设备,具体指一种自立袋袋底膜对折装置。
背景技术
自立袋是一种相对新颖的包装形式,是通过其底部的水平支撑机构自行站立的软包装袋,具有提升产品档次、强化货架视觉效果等优势。自立袋主要运用于饮料、调味品、日化用品和医药用品的产品的包装中,在市场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盛行的推广和使用。自立袋是在传统的袋型的基础上进行袋底的改变所形成的,主要是在袋底插入对折材料后进行热封后得到,使用时将袋底对折部分展开即可形成水平的支撑结构,无须外力,可见袋底对折工艺对于自立袋成形的重要性。现有的对折机通常是设置一个倾斜的三角形对折部,而且三角形需设置为等腰三角形,这就使得三角形对折部需设置成较大的结构来满足不同宽度尺寸的材料对折,这不仅造成设备的制作成本大、占地面积大,并且对折精准度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自立袋袋底膜对折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立袋袋底膜对折装置,包含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导向输送机构和对折机构,所述对折机构装置在输送机构的出料端;所述对折机构包含三角形结构的对折板和上下平行设置的成形杆组,所述对折板通过相应的直角梯形定位块垂直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对折板与定位块的斜腰相连接,所述对折板的顶边和底边形成了折边角,所述折边角和对折板的顶边均为光滑弧形状,所述成形杆组设置于折边角的前端;所述对折机构的进料端设有一折边导向辊,所述折边导向辊的进料端设有所述导向输送机构,所述导向输送机构包含第一导膜辊和第二导膜辊,所述第一导膜辊和第二导膜辊上下移动装置有环形垫块。
所述第一导膜辊和第二导膜辊间设有两根导向输送辊。
所述环形垫块侧边设有一连接缝,所述连接缝间通过相应的弹簧和卡紧机构进行卡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将原有的平面倾斜设置的三角形对折部改变成垂直设置的对折板,并配合梯形定位块来完成对折动作,对折板无须根据材料的大小进行更换或者制作成较大的结构以满足不同尺寸的材料;对折板的顶边和折边角设置为光滑圆弧状,减少材料与对折机构的摩擦,保证对折的质量;通过两个不同位置的环形定位块手动调节配合对折板以适用于不同宽度尺寸材料的对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自立袋袋底膜对折装置,包含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导向输送机构和对折机构3,所述对折机构3装置在输送机构的出料端;所述对折机构3包含三角形结构的对折板31和上下平行设置的成形杆组32,所述对折板31通过相应的直角梯形定位块33垂直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对折板31与定位块33的斜腰相连接,所述对折板31的顶边和底边形成了折边角,所述折边角和对折板31的顶边均为光滑弧形状,所述成形杆组32设置于折边角的前端;所述对折机构3的进料端设有一折边导向辊4,所述折边导向辊4的进料端设有所述导向输送机构,所述导向输送机构包含第一导膜辊5和第二导膜辊6,所述第一导膜辊5和第二导膜辊6间设有两根导向输送辊8;所述第一导膜辊5和第二导膜辊6上下移动装置有环形垫块7,所述环形垫块7侧边设有一连接缝71,所述连接缝71间通过相应的弹簧(未标识)和卡紧机构(未标识)进行卡紧。
材料进入导向输送机构,通过导向输送机构输送到对折板31的一侧,由于牵引力的作用,贴近对折板31顶边的部分随着顶边的斜度而具有弯折,至折边角处完成对折后牵引至成形杆组32的间隙处被压紧。
通过捏紧环形垫块7使其卡接机构脱离后松开,弹簧复位,环形垫块7的连接缝张开,环形垫块7可在第一导膜辊5和第二导膜辊6上进行上下移动;当确定好环形垫块7的位置后,再按压环形垫块7,使其卡接机构卡接住,弹簧被压缩,连接缝71闭合,环形垫块7固定。
通过上下调节第一导膜辊5上的环形垫块7的位置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材料的对折;通过上下调节第二导膜辊6上的环形垫块7配合对折板31来达到对折动作的精准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芳远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芳远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2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