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1604.2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5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金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杨杨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4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人体 生理功能 注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属于临床肌肉注射用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的治疗室用的普通椅子,大都很矮,操作时护士往往需蹲着操作,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体力消耗很大,既不方便又不省力,且椅子稳定性一般,清洁消毒也不方便。普通的椅子亦没有脚放置的地方,患者在注射时肌肉处于紧绷状态,不仅增加了进针的阻力,也增强了患者的痛苦感,所以设计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注射椅选用不锈钢和真皮材料既可延长使用周期,又便于清洁,同时注射椅除可用于臀部注射外,也可进行皮试、静脉采血、背部换药等治疗,一椅多用,方便患者和护理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属于临床肌肉注射用器材领域,包括扶手、支架Ⅰ、椅面、凹槽、踏板Ⅰ、踏板Ⅱ、踏板Ⅲ、踏板Ⅳ、支架Ⅱ和底座,注射椅选用不锈钢和真皮材料既可延长使用周期,又便于清洁,同时注射椅除可用于臀部注射外,也可进行皮试、静脉采血、背部换药等治疗,一椅多用,方便患者和护理工作。
支架Ⅰ的一端与扶手相连接,并且位于扶手的中间,支架Ⅰ的另一端与椅面相连接,并且位于椅面的中间。凹槽设置在椅面的下端,并且位于椅面的中间。支架Ⅱ的上端放置在凹槽内,支架Ⅱ的下端安装在底座上,并且位于底座的内部。踏板Ⅰ、踏板Ⅱ、踏板Ⅲ和踏板Ⅳ均布在支架Ⅱ上,并且踏板Ⅰ位于踏板Ⅱ的上方,踏板Ⅱ位于踏板Ⅲ的上方,踏板Ⅲ位于踏板Ⅳ的上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所述的支架Ⅰ为L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所述的支架Ⅱ与凹槽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所述的扶手、支架Ⅰ、凹槽、踏板Ⅰ、踏板Ⅱ、踏板Ⅲ、踏板Ⅳ、支架Ⅱ和底座的材料均为不锈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所述的椅面的上表面设置有真皮材质的坐垫。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注射椅选用不锈钢和真皮材料既可延长使用周期,又便于清洁,同时注射椅除可用于臀部注射外,也可进行皮试、静脉采血、背部换药等治疗,一椅多用,方便患者和护理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的主视图。
图中:扶手1;支架Ⅰ2;椅面3;凹槽4;踏板Ⅰ5;踏板Ⅱ6;踏板Ⅲ7;踏板Ⅳ8;支架Ⅱ9;底座10。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适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注射椅,属于临床肌肉注射用器材领域,包括扶手1、支架Ⅰ2、椅面3、凹槽4、踏板Ⅰ5、踏板Ⅱ6、踏板Ⅲ7、踏板Ⅳ8、支架Ⅱ9和底座10,注射椅选用不锈钢和真皮材料既可延长使用周期,又便于清洁,同时注射椅除可用于臀部注射外,也可进行皮试、静脉采血、背部换药等治疗,一椅多用,方便患者和护理工作。
支架Ⅰ2的一端与扶手1相连接,并且位于扶手1的中间,支架Ⅰ2的另一端与椅面3相连接,并且位于椅面3的中间,扶手1呈半圆形环绕,支架Ⅰ2呈L形,人坐椅面3上,可以手搭在扶手1上,亦可呈骑跨位坐在椅面3上,非常安全。
凹槽4设置在椅面3的下端,并且位于椅面3的中间,支架Ⅱ9的上端放置在凹槽4内,支架Ⅱ9的下端安装在底座10上,并且位于底座10的内部,支架Ⅱ9与凹槽4间隙配合,减少支架Ⅱ9与凹槽4之间的摩擦,降低旋转阻力。
踏板Ⅰ5、踏板Ⅱ6、踏板Ⅲ7和踏板Ⅳ8均布在支架Ⅱ9上,并且踏板Ⅰ5位于踏板Ⅱ6的上方,踏板Ⅱ6位于踏板Ⅲ7的上方,踏板Ⅲ7位于踏板Ⅳ8的上方,踏板Ⅰ5、踏板Ⅱ6、踏板Ⅲ7和踏板Ⅳ8的使用主要是让患者脚有可蹬踩的地方,心理上放松,肌肉不再紧绷,从而减少进针阻力。且避免时间长了脚麻推快针的现象,可以慢慢推注,减轻患者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杨杨,未经金杨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1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