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喇叭总成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81201.8 | 申请日: | 2015-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0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杨;屈晓峰;彭洁;高原;张志强;桑龙祥;王炳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喇叭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喇叭总成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NVH性能越来越受大汽车制造厂商和用户的关注,在汽车NVH性能开发过程中振动和异响是汽车发开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在开发一款越野车的过程中发现在按喇叭时,车身、方向盘、离合踏板都能感受到振动。通过对该问题进行原因排查,发现喇叭是通过一个刚性支架直接连在车身前横梁上,因为是刚性连接当喇叭工作时喇叭的激励力可以直接通过各部件的刚性连接传到各个子部件,最后传到人体可以触碰到的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按喇叭时,其他部件能够感受到振动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喇叭总成和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喇叭总成,包括用于发声的喇叭本体,所述汽车喇叭总成还包括:
喇叭支架,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喇叭本体上,其另一端与车身进行连接;
动力吸振器,安装于所述喇叭支架的表面;
所述动力吸振器包括:外壳和内芯,所述内芯插入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过盈配合;所述内芯通过一连接柱与所述喇叭支架连接;所述内芯为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喇叭总成中,所述外壳为具有一定壁厚的圆筒状,所述内芯为圆柱体,所述内芯沿所述外壳的轴向从所述外壳的一端插入所述外壳内。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喇叭总成中,所述连接柱设置于所述内芯的轴心上,所述连接柱的一端沿所述内芯的轴向插入所述内芯的内部,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喇叭支架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喇叭总成中,所述喇叭支架的两端分别开设一螺栓孔,所述喇叭支架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喇叭本体和所述车身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汽车喇叭总成中,所述外壳的材质为金属,所述内芯的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喇叭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喇叭总成,通过安装的动力吸振器产生共振吸收几乎所有喇叭激励的能量,使得汽车其他部件上传递到的喇叭的振动降到最低,增加了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喇叭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喇叭总成的动力吸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喇叭总成,包括用于发声的喇叭本体1,汽车喇叭总成还包括:喇叭支架2,其一端固定于喇叭本体1上,其另一端与车身进行连接;动力吸振器3,安装于喇叭支架2的表面;动力吸振器包括3:外壳31和内芯32,内芯32插入外壳31内,并与外壳31过盈配合;内芯32为弹性材料制成。
因为各部件受到喇叭激励过大产生了受迫振动,所以只能从振源和传递路径入手解决问题。其中喇叭支架2是连接喇叭本体1和车身之间的桥梁,也就是说,喇叭支架2是传递振动的的传递路径。所以在喇叭支架2上安装一个和喇叭激励频率一样频率的动力吸振器3。其中动力吸振器3的外壳31和内芯32是套接在一起的,内芯32采用弹性的材质,通过调整外壳31和内芯32的搭配,即可调节动力吸振器3的共振频率。
动力吸振器频率调节根据公式其中f是动力吸振器的共振频率,K是内芯刚度,m是外壳质量。根据公式我们可以调节出我们想要的频率。
这样喇叭本体1工作时,喇叭工作频率和动力吸振器频率一样,根据共振原理动力吸振器产生共振吸收几乎所有喇叭激励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传到车身及其他部件的能量必然明显降低,问题得到解决。
外壳31为具有一定壁厚的圆筒状,内芯32为圆柱体,内芯32沿外壳31的轴向从外壳31的一端插入外壳31内。这样的设置方便更换不同的内芯32。更换时,只需要把内芯32从外壳31中顶出然后进行更换即可。外壳31的材质为金属,内芯32的材质为橡胶或是弹性塑料。当然外壳和内芯也可以选用其他材料制成,而金属和橡胶的材料组合为成本和吸振效果综合考虑的最优的组合。
内芯32上设置一连接柱33,连接柱33设置于内芯32的轴心上,连接柱33的一端沿内芯32的轴向插入内芯32的内部,连接柱33的另一端与喇叭支架2焊接固定,使得连接柱33与喇叭支架2形成一体结构,有利于振动的传递,大大增加了动力吸振器3的吸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812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车载平视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二维自适应前照灯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