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瓦斯抽采放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7312.1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9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利能科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瓦斯 放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斯抽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瓦斯抽采放水器。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瓦斯。当瓦斯浓度超标或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危害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矿井及生产设备的破坏。瓦斯是有害的,同时又是可以利用的。所以对瓦斯进行抽采,即是减少灾害的有效措施、又是进行利用的有效方法。在抽采过程中,瓦斯管路会产生一些积水。目前,国内煤矿在解决瓦斯抽采管路内的积水时,一般都采用人工放水和负压自动放水器两种形式。这两种放水器均属于间歇放水,它不能彻底解决瓦斯管路内的积水,直接影响瓦斯抽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续排水、排渣,使用方便的全自动瓦斯抽采放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全自动瓦斯抽采放水器,包括上箱体以及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由同一箱体采用隔板分隔而成,上箱体通过进水阀与瓦斯抽排管连接,隔板上设有闭气阀以及下水管,隔板上还设有通气阀,所述闭气阀和通气阀均为包括带顶盖的圆筒结构,圆筒的上、下端均开口,闭气阀和下水管的上端均与上箱体相通,下端与下箱体相通,通气阀上端与外界大气相通,下端与下箱体相通,下水管下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排水阀;下箱体内设有平衡杆以及浮子,平衡杆的一端与下箱体内壁或隔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浮子连接接,平衡杆与闭气阀、通气阀位于同一垂直面,所述平衡杆上分别安装两个顶杆,两个顶杆分别与闭气阀的顶盖和通气阀的顶盖固定连接,所述闭气阀的顶盖密封闭气阀的下端端口,且闭气阀的顶盖位于闭气阀的外部,通气阀的顶盖密封通气阀的下端端口,且通气阀的顶盖位于通气阀内部;所述下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与外界大气相通,且排水管的末端端部设有第二排水阀。
优选的,下箱体的底部垂直固定安装一根杆子,杆子的底部呈台阶状,杆子的底部直径大于上部直径,杆子的套接一个可沿杆子中部自由滑动的套管,套管的内径大于杆子上部直径,且小于杆子底部台阶的直径,浮子的中部沿垂直方向设有孔,浮子通过孔套接在套管上,且浮子的控直径大于套管的外径,套管的两端设有阻挡浮子的销子,套管的顶部与平衡杆铰接。
优选的,隔板的底部向下固定安装一个支架,支架位于浮子和闭气阀在隔板投影之间的隔板上,支架底部固定一个U形件,U形件口子的底部固定安装磁铁Ⅰ,平衡杆穿过U形件的口子,并在与磁铁Ⅰ接触处安装磁铁Ⅱ。
优选的,闭气阀、通气阀分别与各自顶盖接触处设有凸缘。
优选的,第一、二排水阀采用平面密封阀。
优选的,下水管的出水口的轴线与下箱体的内壁平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时将进水阀阀门打开,使本实用新型与瓦斯抽排管连通,上箱体与瓦斯抽排管之间始终呈负压状态,瓦斯抽排管内的积水则会连续不断的流入上箱体,在初始状态时,由于下箱体内没有水,浮子拉动平衡杆向下倾斜,而顶杆安装在平衡杆上,顶盖固定在顶杆的端部,闭气阀的顶盖位于闭气阀的外部,通气阀的顶盖位于通气阀内部,因而密封闭气阀的顶盖在平衡杆的作用下呈打开状态,使上箱体与下箱体连通,通气阀的顶盖则在平衡杆的作用下密封通气阀的下端端口,第二排水阀在外界大气压强作用下关闭,从而使下箱体与上箱体之间也呈负压状态,此时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的压力相同,位于上箱体内的水则通过下水管进入下箱体,下箱体水位逐渐增高时,浮子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带动平衡杆向上转动,当水位增高到闭气阀的顶盖密封住闭气阀的同时,通气阀的顶盖被顶开,此时下箱体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相通,第二排水阀打开,第一排水阀关闭,排出下箱体内的水,浮子随水位的降低向下移动,并带动平衡杆向下转动,当水位下降到闭气阀的顶盖脱离闭气阀下端端口的同时,通气阀下端端口被通气阀顶盖密封,下箱体与下箱体恢复到初始状态,周而复始,实现自动、连续的排水、排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平衡杆来调节下箱体与上箱体之间的压力状态实现连续排水,使排水稳定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闭气阀打开、通气阀关闭时的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气阀关闭、通气阀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杆与顶盖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浮子与平衡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U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利能科技研究所,未经淮南市利能科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7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