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建筑屋顶排水的衬垫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4870.2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3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汪清明;寿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清明 |
主分类号: | B29C59/04 | 分类号: | B29C5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11817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建筑 屋顶 排水 衬垫 制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顶排水,具体涉及便于建筑屋顶排水的衬垫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的外墙或屋顶上通常包裹有便于排水透气的衬垫,相关技术中制作衬垫的装置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建筑屋顶排水的衬垫制作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于建筑屋顶排水的衬垫制作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可向上旋转的转移树脂的套筒和位于套筒下方的旋转辊;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支撑套筒的支撑辊,所述支撑辊和旋转辊均固定在支撑框架上;所述套筒是圆筒结构,其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渗透孔,所述套筒内设有中空的圆管和V字型的通道,所述圆管固定在通道的内部,所述圆管朝向套筒底部的方向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固定在通道顶端两内侧处,所述通道的底部设有内侧刮胶刀,刮除套筒内壁的树脂促进树脂透过渗透孔于底衬的上表面上形成弹性的树脂隔层的完整的衬垫结构;所述套筒的外部设有外侧刮胶刀,刮除套筒外壁上的树脂于底衬的上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辊所述旋转辊由马达驱动而带动套筒的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和旋转辊中间的压印线处设有形成衬垫的底衬。
作为优选,所述圆管沿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圆管与传输管相接通,传输管通过泵从树脂池中抽取的流动性复合树脂材料传输至圆管中,然后流动性复合树脂材料从开口中经通道流入套筒内,经由渗透孔向外流出在底衬的上表面成型形成间隔的树脂隔层形成完整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流动性复合树脂在滚动条件下在底衬上成型形成衬垫,衬垫制作过程由马达驱动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撑框架10、套筒20、底衬22、旋转辊30、支撑辊44、渗透孔40、圆管28、通道36、开口34、马达46、传输管48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3-3处的截面图
其中,套筒20、底衬22、旋转辊30、支撑辊44、渗透孔40、圆管28、通道36、开口34、内侧刮胶刀38、树脂隔层24、外侧刮胶刀42、上表面26、压印线3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便于建筑屋顶排水的衬垫制作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0、可向上旋转的转移树脂的套筒20和位于套筒20下方的旋转辊30;所述套筒20的内侧壁上设有支撑套筒20的支撑辊44,所述支撑辊44和旋转辊30均固定在支撑框架10上;所述套筒20是圆柱形中空的圆筒结构,其壁上间隔设有多个渗透孔40,所述套筒20内设有圆柱形的中空的圆管28和V字型的通道36,所述圆管28固定在通道36的内部,所述圆管28朝向套筒20底部的方向设有开口34,所述开口34固定在通道36顶端两内侧处,所述通道36的底部设有内侧刮胶刀38,刮除套筒20内壁的树脂促进树脂透过渗透孔40于底衬22上形成弹性的树脂隔层24,形成完整的衬垫结构;所述套筒20的外部设有外侧刮胶刀42,刮除套筒20外壁上的树脂于底衬22的上表面26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辊30由马达46驱动而带动套筒20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20和旋转辊30中间的压印线32处设有形成衬垫的底衬22。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28沿套筒20的长度方向设置,圆管28与传输管48相接通,传输管48通过泵从树脂池中抽取的流动性复合树脂材料传输至圆管28中,然后流动性复合树脂材料从开口34中经通道36流入套筒20内,经由渗透孔40向外流出在底衬22的上表面成型形成间隔的树脂隔层24形成完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清明,未经汪清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4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