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波通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1790.1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6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宋继东;宋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继东;宋向东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波通信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压电力集中抄表系统中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低压电力线载波(PowerLineCarrier,PLC)通信是以低压配电线(380V/220V)电力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
国外各大公司纷纷推出PLC调制解调芯片,其中主要有美国Intellon公司、西班牙DS2公司的芯片,但都不适合中国国情,不适合国内低压配电网时变、强干扰的通信环境。
我国低压集中抄表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信终端量大面广
低压载波集中抄表系统是非常复杂的通信系统。一个通信单元(台变范围)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终端,而一个系统中更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个终端。特别是载波电能表应用之后,增加了通信终端的数量,对系统的可靠运行极为不利。
2.连续的信号采集和数据传送
电能表的工作是连续的,要求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采集脉冲信号,大大提高了系统抗干扰的要求。
3.线路环境恶劣,信号衰减严重
目前我国对限制电器设备对电网的污染没有强制标准,导致低压电网被污染严重。每个台变的线路负载、分支节点、线路范围也不尽相同。
4.数据源抗干扰性差,电磁兼容性差异较大
系统的基础数据来自电能表,而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导致电磁兼容不过关,抗干扰能力差。
因此,虽然电力线载波通信在国内电力用户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国内居民用户的低压电网结构复杂、干扰种类多样,且时变大,规律性差,因而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性能造成了很大影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载波芯片厂商采用了扩频通信等技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但因为通信环境恶劣,未能抓住关键问题等因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国内低压电网环境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干扰强度大而多变;单一技术或者几项技术的固定应用方式无法应对这一复杂的环境。
此外,传统的载波模块,当需要动态调整通信方式与通信用频点时,需要将若干种模拟前端与调制解调逻辑组合到一起,体积大、成本高、硬软件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使用较少硬件模拟前端的载波通信模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波通信模块,包括能对通信方式和频组进行切换的载波控制芯片,所述载波控制芯片连接电源、存储器、本地接口、收发状态指示模块;载波控制芯片将输出信号经信号输出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信号耦合电路进入低压电力线信道中传输,信号耦合电路将从低压电力线信道中接收的信号进行变换,经接收滤波电路消除高频干扰后输出到信号输出处理电路,最后输出到载波控制芯片。
所述的载波通信模块部署于集中器或智能电表或采集器中。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载波通信模块所使用的若干种模拟前端与调制解调逻辑组合到一起,通过一个载波控制芯片实现,使得整个产品体积小、成本低、硬件资源利用率高,只需较少的硬件模拟前端就可以满足较大范围内动态调整通信方式与通信用频点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模块的功放及耦合电路。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模块的接收滤波电路。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模块的信号接收处理电路。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继东;宋向东,未经宋继东;宋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1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超结结构的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半导体叠层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