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加湿净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470353.8 | 申请日: | 2015-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7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钱炳海;游兴涛;李琦;王良波;于玲;潘胜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瑞驰泰克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A61L9/22;B01D4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孙万玲 |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加湿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空气加湿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的空气加湿器,以超声波加湿器、膜蒸发加湿为主。超声波加湿器,加湿效率高,加湿强度大,产生的雾粒小而均匀,缺点是单位加湿量小于0.6ml/h,能耗较大0.05kW/(kg.h),且加湿器要求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否则超声波震荡片容易损坏,有白粉现象。而膜蒸发加湿,虽然节能、安静,但加湿效率低,加湿强度小,容易滋生细菌。
而另一种通过物理破碎的方法,通过将水进行雾化使其达到离子级,再对空气进行加湿净化,以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这种加湿器通常具有雾化率低、雾化粒径大的缺点,另外雾化的水颗粒的粒径较大,加湿空气设备中出来以后,无法随空气扩散,容易聚成水滴下落,打湿桌面或地面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雾化率高的空气加湿净化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加湿净化器,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罩壳、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罩壳内的电机、与该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的吸水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吸水机构外侧的环形雾化筛,所述的罩壳底部具有水槽,所述的吸水机构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同轴固定设置的负压风扇、布水盘、吸水管,所述的吸水管的下端密闭在水槽的液面之下,所述的雾化筛包括环形本体和沿圆周方向布置在所述的本体上的多个格栅,所述的格栅具有迎水面和背水面,在布水盘的转动方向上,各所述格栅的迎水面的右边缘到下一个相邻格栅迎水面的左边缘连线的延长线与布水盘大致相外切。相邻的两个格栅之间的距离刚好能够保证离开布水盘的水滴无法直接穿过格栅之间的空隙,而必须落在格栅的迎水面上进行撞击破碎,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雾化率。
优选地,在垂直于布水盘转动轴心线的平面的投影中,所述的格栅的迎水面为弧面。
进一步说,所述的格栅为圆柱形或半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的格栅呈矩形,所述的迎水面的法线方向指向雾化筛的外侧。
优选地,过所述的迎水面上的任意一点到布水盘的转动轴心的直线与该迎水面之间存在β夹角,0.5o≤β≤15o。
优选地,相邻两个格栅之间的间距为0.5~35mm。
优选地,所述的布水盘上具有至少一级台阶。
优选地,所述的罩壳的内部被分隔成进风静压腔、水气混合腔、出风均风腔,该水气混合腔环绕所述的雾化筛的外圆周。
优选地,所述的水气混合腔到所述的水槽之间设置有多个回水管。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机、正压风扇在空气加湿净化器内形成进风气流,环境空气从进风口处进入进风静压腔体,水则通过负压吸水机构吸入到布水盘,并由雾化筛破碎成微小粒径的水雾,当水流雾化散裂开的同时时,形成大量空气负氧离子,进风气流与破碎后的水雾在水气混合室内进行充分热湿交换,水雾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物等,凝结成水回流到水槽中,部分粒径非常细小、完全雾化的含水气体随出风气流从出风口吹出,对环境空气加湿并在空气中蒸发带走热量,对环境降温。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雾化率高、噪音小,雾化粒径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腔以及均风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水盘的仰视图;
附图5本附图4中沿A-A的剖视图;
附图6为雾化筛的主视图;
附图7为雾化筛的俯视图;
附图8为附图7中II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9为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雾化筛格栅的局部放大视图。
其中:10、罩壳;11、下壳体;110、进风静压腔;111、水槽;112、滤网;12、中间壳体;120、进风口;121、水气混合腔;13、上壳体;130、出风口;131、出风均压腔;2、回水管;3、吸水机构;31、吸水管;310、锁紧装置;32、布水盘;321、第一甩盘;322、第二甩盘;323、第三甩盘;324、正压风扇;3241、叶片;325、第一过渡面;326、第二过渡面;33、负压风扇;35、雾化筛;350、格栅;3501、迎水面;3502、背水面;351、本体;4、电机;40、电机罩;5、网罩;51、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瑞驰泰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瑞驰泰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0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加湿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操作的高压验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