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转体球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5476.2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0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秦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转体 | ||
技术领域
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转体施工时所使用的桥梁转体球铰。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交通行业发展迅速,桥梁转体在桥梁建筑施工中越来越被广泛采用。桥梁转体施工法要求的施工设备少、操作简单。转体施工具有不干扰交通、不间断通航、可跨深沟、河流、交通频繁的道路,且施工快速、经济、方便、可靠等优点,近年来采用该法施工越来越多。
水平转体施工法是常用的桥梁转体施工方法,转体球铰是整个桥梁水平转体施工中的核心部件,现有的桥梁转体球铰主要是上球铰和下球铰接触面转动来进行施工,上球铰和下球铰转动是由摩擦系数决定所需牵引动力的大小,上下球铰间的摩擦系数越小,所需的牵引动力就越小,因此,减少上下球铰间的摩擦系数,即可减少牵引动力,从而减少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转体球铰,解决了现有桥梁转体施工中摩擦系数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梁转体球铰,包括上球铰、下球铰、转动定位销轴,所述上球铰中心孔壁与转动定位销轴成具有夹角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上球铰中心孔壁与所述转动定位销轴间的夹角为6-8度,以减少在桥梁转体施工中上球铰与转动定位销轴间的摩擦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上球铰下端面的凸球面上设置不锈钢层或镀铬面层,以减少上下球铰间的摩擦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下球铰上端面的凹球面上设置一层聚四氟乙烯板,该聚四氟乙烯板作为下球铰的耐磨层,以减少上下球铰之间的动、静摩擦系数。
作为优选,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涂上润滑油脂,以润滑上下球铰。
作为优选,所述上球铰与下球铰的中心设置转动定位销轴。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球铰和下球铰均为钢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转体球铰,是桥梁转体施工的核心部件,在牵引动力作用下对桥梁进行水平转体,上球铰中心孔壁与转动定位销轴间的夹角有效减少摩擦系数,保证了桥梁水平转动的稳定性。不锈钢层或镀铬面层与聚四氟乙烯板制成的耐磨层在桥梁转体时大大减少上校球铰的动、静摩擦系数,减少牵引动力,降低施工成本,节省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球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球铰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球铰、11-夹角、12-不锈钢层或镀铬面层、2-下球铰、21-聚四氟乙烯板、3-转动定位销轴、4-撑脚、5-滑道、6-牵引钢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桥梁转体球铰,主要由1-上球铰、2-下球铰、3-转动定位销轴、4-撑脚、5-滑道、6-牵引钢绞线构成。上球铰1下端面具有凸球面,下球铰2上端面具有凹球面,凸球面和凹球面相互配合,形成可以相对水平转动的弧面。
上球铰1的凸球面上设置有不锈钢层或镀铬面层12,下球铰2的凹球面上设置有四氟乙烯板21作为耐磨层,从而形成摩擦副,通过不锈钢层或镀铬面层12与聚四氟乙烯板21之间较小的摩擦系数,以达到平稳的目的。
如附图2所示,上球铰1中心孔壁与转动定位销轴3之间设置有6-8度的夹角11,当桥梁水平转体时,该夹角11减少了上球铰与转动定位销轴3的摩擦系数。
如附图3所示,下球铰2上端面的凹球面设置一层聚四氟乙烯板21作为耐磨层,在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脂,在桥梁转体施工时,不锈钢层或镀铬面层12与聚四氟乙烯板21相互配合转动,进一步减少上球铰和下球铰接触面的动、静摩擦系数。
所述转动定位销轴3的中心轴线与上球铰1和下球铰2的中心轴线重合,防止桥梁水平转动过程中出现位移的发生。
所述上球铰1和下球铰2均为刚性好、承载能力大的钢球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54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