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老人起夜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1726.5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5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F21L2/00;F21V23/04;F21V21/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地址: | 35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人 起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老人起夜灯。
背景技术
起夜灯,是指在晚上起夜时能够自动点亮、自动熄灭的智能照明灯具。可安放在卧室、卫生间、客厅过道等处,晚上再也不用摸黑开灯,起夜更加方便、安全,尤其适合老年人使用。央视新闻“我的父亲母亲”公益活动中就倡导改善老年人家居环境,使用起夜灯,能够有效预防起夜跌倒。
目前的起夜灯摆放在台面上时,通常是直接立在台面上,或者使用一层塑料薄片来帮助起夜灯站立支撑。由于起夜灯底面与台面的接触面小,支撑角度小,起夜灯站立不稳,容易倾倒。还有的起夜灯安装方式采用背部双面胶黏贴安装,或者在背部设计挂孔,用于悬挂在墙面的钉子上。起夜灯的人体感应的灵敏度和感应探头的朝向角度息息相关,传统的安装方式无法灵活调整起夜灯的安装角度,严重影响起夜灯的感应灵敏度,造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置方便,不易引起误动作且光线均匀的老人起夜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老人起夜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与上壳体相配的散光罩,感应照明模块固定在下壳体内,散光罩安装在上壳体上,下壳体底部枢接一支撑脚,起夜灯站立摆放在台面上时,支撑脚打开、起夜灯下壳体、支撑脚和台面共同组成稳固的三角结构,使起夜灯站立十分平稳,不容易倾倒。同时,由于使用了支撑脚,起夜灯站立摆放不再依靠底面的平稳度来保证,因此底面可以设计成弧面或其他形状而不会影响其站立摆放的稳定性,使得起夜灯外型设计更加灵活多样。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还设有一与上下壳体相接的且将感应照明模块中的照明灯和感应器隔开的挡光片,防止起夜灯点亮时自身的光线照射到感应照明模块中的感应区,从而影响感应照明模块的正常工作。
所述下壳体底部一端还设置一挂钩,可以将起夜灯悬挂在门把手、毛巾杆以及各种室内既有的挂钩、横杆或线圈上,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起夜灯的安装角度,获得最适合的人体感应效果。
所述感应照明模块中的照明灯灯色度为4100K~5700K,3米距离的照度值为10~20LUX,这种色度和照度光线不会刺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老人起夜灯,包括上壳体21,下壳体22及与上壳体21相配的散光罩1,感应照明模块4固定在下壳体22内,散光罩1安装在上壳体21上,下壳体22底部枢接一支撑脚5,起夜灯站立摆放在台面上时,支撑脚打开、起夜灯下壳体、支撑脚和台面共同组成稳固的三角结构,使起夜灯站立十分平稳,不容易倾倒。同时,由于使用了支撑脚,起夜灯站立摆放不再依靠底面的平稳度来保证,因此底面可以设计成弧面或其他形状而不会影响其站立摆放的稳定性,使得起夜灯外型设计更加灵活多样。
所述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内还设有一与上下壳体相接的且将感应照明模块4中的照明灯41和感应器42隔开的挡光片3,防止起夜灯点亮时自身的光线照射到感应照明模块中的感应区,从而影响感应照明模块的正常工作。
所述下壳体22底部一端还设置一挂钩6,可以将起夜灯悬挂在门把手、毛巾杆以及各种室内既有的挂钩、横杆或线圈上,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起夜灯的安装角度,获得最适合的人体感应效果。
所述感应照明模块中的照明灯灯色度为4100K~5700K,3米距离的照度值为10~20LUX,这种色度和照度光线柔和且不会刺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1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流等离子体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DALI系统的主控轻触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