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铝壳打孔与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60022.6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9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袁鲁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鲁芳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43/09;H01G13/00;H01G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打孔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铝壳打孔与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电材料构成的。介电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电容器中储存的电量Q等于电容量C与电极间的电位差U的乘积。电容量与极板面积和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ε成正比,与介电材料厚度(即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电容器的特点:
1、它具有充放电特性和阻止直流电流通过,允许交流电流通过的能力。
2、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两极板上的电荷有积累过程,也即电压有建立过程,因此,电容器上的电压不能突变。
电容器的充电:两板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每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叫电容器的带电量。
电容器的放电:电容器两极正负电荷通过导线中和。在放电过程中导线上有短暂的电流产生。
3、电容器的容抗与频率、容量之间成反比。即分析容抗大小时就得联系信号的频率高低、容量大小。
矩形电容器和多边形电容器在加工时,先通过冲压的方式成型,在后续工段中将成型件的收尾相连即可,但是现有技术中,成型的工序长,需要先挤压,在通过切刀切断铝材,最后打孔,加工效率低,耗时长,且重复定位会影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且质量稳定的电容器铝壳打孔与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容器铝壳打孔与成型装置,它包含底座、下模、连接杆、送料辊、成型凸台、孔位槽、上模、成型凹槽、切刀、打孔针、气缸压力装置;下模设置在底座上,底座的右侧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与送料辊连接,下模上设有数个成型凸台,下模的左侧设有孔位槽,下模的正上方设有上模,上模上设有与成型凸台相对应的成型凹槽,上模的左侧设有与孔位槽相对应的打孔针,上模的右侧设有切刀,且所述的切刀与下模的右侧边相对应,上模上设有气缸压力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打孔针与孔位槽之间为过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的右侧设有托架,用于拖住被切断的铝材胚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孔位槽的底部设有落料孔,用于处理冲孔废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送料辊与气缸压力装置连接,上模每下压一次,送料辊运行一次。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将送料辊上的胚料拖拉放在下模上,启动气缸压力装置,上模与下模相互配合,在冲压成型时,胚料的右侧被切刀切断,胚料被托放在托架上,等待下一个循环,成型胚料的左侧由打孔针打孔成型,即可卸料完工,并进入下一个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稳定性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缩短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电容器铝壳加工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下模2、连接杆3、送料辊4、成型凸台5、孔位槽6、上模7、成型凹槽8、切刀9、打孔针10、气缸压力装置11、托架12、落料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1、下模2、连接杆3、送料辊4、成型凸台5、孔位槽6、上模7、成型凹槽8、切刀9、打孔针10、气缸压力装置11;下模2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的右侧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顶部与送料辊4连接,下模2上设有数个成型凸台5,下模2的左侧设有孔位槽6,下模2的正上方设有上模7,上模7上设有与成型凸台5相对应的成型凹槽8,上模7的左侧设有与孔位槽6相对应的打孔针10,上模7的右侧设有切刀9,且所述的切刀9与下模2的右侧边相对应,上模7上设有气缸压力装置11。
其中,所述的打孔针10与孔位槽6之间为过隙配合。
所述的下模2的右侧设有托架12,用于拖住被切断的铝材胚料。
所述的孔位槽6的底部设有落料孔13,用于处理冲孔废料。
所述的送料辊4与气缸压力装置11连接,上模7每下压一次,送料辊4运行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鲁芳,未经袁鲁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60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和面机箱内侧的不锈钢挡板冲压模具
- 下一篇:平铺织带装置